542:騎虎難下

  一口飲盡一碗,反問徐解。

  “方才見文注似有心事,可是碰見棘手之事?”趙奉對自己的事情不願意多談,便將話題轉移到徐解身上,“奉雖人微言輕,幫不上忙,但生了雙耳朵,能聽你傾訴。”

  “大義這兩年口舌油滑不少。”徐解失笑搖搖頭,以前的趙奉絕對說不出這樣揶揄調侃的話,笑過之後,愁色又染眉梢,沉重道,“事情倒不棘手,是心裡堵著不舒坦。”

  趙奉聞言擰眉。

  他回來這一陣子也在積極熟悉天海。

  自然也聽說徐解遭遇的困境。

  他收斂笑意,一臉認真聽完徐解邊喝酒邊吐露的內容,臉色愈發凝重。他分析道:“文注,此事怕是主公有意縱容……”

  徐解面色晦暗:“在下知道。”

  河尹原先是窮山惡水,要啥沒啥。

  但在沈棠兩年不計成本的投入治理,已然煥發生機,欣欣向榮,家家戶戶還有一兩年的餘糧。沈棠還敲鑼打鼓招收流民,開荒治理,流民來了就有地種,有糧食吃。

  為增加效果,還搞“傳銷模式”——這個詞是徐解在沈棠工作日誌看到的——具體操作方式就是在冊庶民招攬一個不在冊的庶民來河尹定居,前者能獲得一斗新米。

  活動限時但不限量。

  登記戶籍一舉突破八萬戶。

  如今走到哪裡都能看到裊裊炊煙。

  徐解知道沈棠將河尹治理得非常好,但看了沈棠班底留下來的大量文書數據,才知道具體有多好。八萬戶啊,哪怕青壯比例不高,但也能湊一支數目可觀的兵馬。

  待過幾年,在冊幼童長大……

  徐解還隱約一個發現沈棠留下來的大手筆,或許是沒來得及銷燬文書,或許是根本就沒想銷燬——沈棠曾找藉口讓各村村民,以村落為單位進行互相攻防演練戰鬥!

  作為河尹的鄰居,天海竟毫無知覺。

  徐解也是上任後無意間發現的。

  一番細查——

  他發現這些村民思想出奇一致。

  更有里正一身匪氣,理直氣壯地發言:【俺們除了河尹就沒有其他地方能去啊,歹人要是來了,不干他祖宗十八代怎得了?一人不行就兩人,兩人不行就一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