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爆香菇 作品

358:秋收萬顆子

  小孩兒則跟在大人後邊兒撿不慎掉落的粟米粒,田間皆是勞碌影子。

  一畝地收完還要稱重量。

  因為這些田名義上都屬於沈棠的,從她手中租借給沒有田的庶民,也就是佃農,由她做主將租金併入田稅。而田稅高低與農田優劣以及附近一片地區的平均畝產掛鉤。

  每一畝根據這個比例收田稅。

  收成好就多收一點。

  收成差就少收一些。

  為了降低工作量,治所官署便決定在秋收的第一天隨機擇定一片地方的幾畝地,計算每一畝的產出,定下這一年的田稅。

  每一畝地都是顧池精心重新丈量劃分過的,這邊的數據可以相信。

  據以往的記錄,粟的產量不高。

  哪怕是最有經驗的種地好手,用肥沃上等的良田,辛辛苦苦伺候一整年,一畝也就三石的樣子。若普通庶民用的肥力貧瘠的劣田,畝產能有個一石就不錯啦。

  沈棠緊張看著稱量的小吏。

  想催又不敢催。

  “怎麼樣?怎麼樣?多少石?”

  百國割據,每個國家所用單位都略有不同,沈棠掂量過辛國所用的銅權,一石大概三十公斤。據說庚國一石差不多五十公斤,因為衡量不同,換算能要人命。

  小吏稱量了又稱量。

  聲音哆嗦地道:“四、四石二鈞三斤……”

  “四石二鈞三斤?”

  沈棠在內心迅速換了一下。

  不就是兩百四十來斤?

  哪怕脫了殼,也比以往多得多!

  小吏幾乎要樂得哆嗦。

  這個畝產他多少年沒有見過了?

  這絕對是豐年上熟!!!

  幾畝田的畝產都在四石上下,沈棠等了等,又有其他小吏狂奔過來彙報消息。那些田倒是沒四石這麼高,但也在三石半左右。而遠離浮姑的地區,畝產約莫三石。

  這個畝產足以讓庶民喜極而泣,沸騰歡呼,要知道今年的年景遠算不上豐年,天氣不咋好,大部分都是新開墾的田,肥力也沒怎麼培養積攢,畝產頂天了兩石。kΑnshu伍.ξa

  結果、結果產量超出預期一大截!

  倘若碰上真正的上熟豐年,畝產還不得翻一翻?小吏捧著竹簡的手在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