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2 章

於奶奶嘆口氣,“主要家務事真的不好管啊。”

程瀾想起自己好心知會燕妮,人家還是照樣擺酒,也不由得點點頭。

於奶奶道:“援朝最近也升職了,但是更加忙得腳不沾地的。這次嚴打,計劃是以三年為期,從重從快、一網打盡。”

於援朝30歲,值此用人之際,組織上也給他加擔子了,提為了副處級。跟高煜的副團算是齊平的。

當然,北京官多,副處、副團都不算什麼。

他們也就勝在年輕。高煜今年虛歲26歲。

程瀾撓撓下巴,“但其實我聽在這裡消磨時光的那些老同志說,五六十年代我們的治安情況比如如今其實還挺好的。現在這麼亂,除了回鄉的兩千萬知青沒工作,國家無錢安頓唐山大地震造成的孤兒這些,還有什麼原因麼?”

她這段時間還在做論文的最後修改,預備去投核心刊物,也想弄清楚這些狀況。

便找在會所裡的老人們詢問。

他們告訴程瀾,其實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就是為了解決六十年代就業難的問題。

程瀾恍然,原來那個時候就業就很困難了。

就業困難真是關係民生的最大問題啊。

但這種解決方式治標沒治本,最終導致了兩千萬回城知青依然就業難。

所以現在搞對內改革,把許多由國家掌控的資源釋放出來,支持私營企業、個體戶、鄉鎮企業的發展。

就是為了多多提供就業崗位,徹底解決從六十年代堆積到如今的就業難的問題。

別說,她這裡的老人家還真是有不少各行各業離休、退休的精英。

這些人要麼把兒子培養得很好,所以可以來享受私人會所的服務;要麼自身是老革命,在程瀾這裡享受五折優惠。

而於奶奶則是公安部離休的。

所以方奶奶還沒回來,程瀾就向她請教為什麼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前半截,大家印象中很混亂的年月,刑事案件反倒沒有如今多。

方奶奶一輩子都是管檔案的,她清楚記得歷年的重大刑事案件的數量。

她道:“還真讓你說著了。那個年月的治安都比現在要好些,沒有什麼大案、要案。”

程瀾很疑惑,“可這是為什麼呢?”

方奶奶道:“你知道古代出門衝州過府得有路引吧?”

程瀾點頭,“知道,不然就按盲流算,會進不了城門。哦,對了,支書叔公同我講過,六十、七十年代出縣城,必須工作單位或者鄉上開介紹信。現在嘛,基本除了買飛機票和火車臥鋪票,都不用了。我們去重走長征路,從來沒有人來查我們的介紹信。”

“對,介紹信和古代的路引這是一樣的原理。那個年月整人的事多,但人員不流動啊。也就大串聯的學生到處跑了兩年,但他們搞出來的事也有限。本鄉本土,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再是鬥爭你、整你。等閒提升不到殺人越貨這樣的重大刑事案件上來。說實在的,那時候大家都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都窮。搶誰啊?但現在不同,像你這樣的一批人暴富起來了,貧富差距出來了。然後還不限制人員流動,又有小兩千萬人沒工作。這可不得出事麼?反正嚴打到如今,有一個重大發現就是犯罪分子的流動性還挺大。”

“於奶奶,那麼你們公安部是不是有對策了?”

於奶奶笑了一下,“等著吧,馬上要開始給所有人辦身份證了。有了身份證,出遠門、住店之類的必須登記,誰是外來戶公安就一清二楚了。這雖然沒有限制人員流動,但可以有針對的關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刑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