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棠即墨秋 作品

923:元凰五年(下3)

  沈棠道:“我此前看了不少的情報內容,哪一種都割捨不下,各有優劣……”

  說著她找出一本寫滿筆記的書簡。

  褚曜一目十行,看了十幾息才合上。

  沈棠繼續道:“出身大族的武膽武者都有自己的私兵部曲,於康國而言是一顆顆沒上保險的炸彈,隨時都有炸開的可能。他們或許危及不到整個康國全境,但地方的小摩擦卻不可避免。兩個村落都能因為一口井,將仇恨延續上百年,時不時械鬥,更何況逞兇好鬥的武膽武者?一旦結仇就會動手,一旦動手就會將事態升級。一方找親朋舊故助陣,一方找族老鄉親加盟,打著打著就會失控。私兵部曲要想辦法慢慢取締……”

  褚曜卻沒有想過這種可能。

  畢竟,以往任何一個強大國家都不曾這麼做,倒不是國主不想,而是武膽武者這個群體很難被約束。越是壓迫,他們越是反彈。將他們逼急了,聚眾起兵,殺入王宮讓國主血濺朝堂,這也不是不可能。褚曜眉眼間浮現憂色:“此事,當徐徐圖之啊。”

  “主公又為何突然萌生這一念頭?”

  沈棠道:“不是突然萌生的,是一開始就有的。我一直在想,如何才能讓這個世道和平下去。可否讓所有人都赤手空拳?一人能造成多大的危害?只是,這種情況對於兩方勢力交鋒並不適用,上位者博弈從來不看底層軍士死傷,他們只要打勝仗就行。”

  她認真道:“真正的和平,只有所有人都惜命,所有人都不敢輕舉妄動的時候,才會降臨。換而言之,當任何人都身處死亡危機的時候,他們才會知道生命的美妙。”

  褚曜覺得主公這話有些怪異。

  但他又不得不贊同這點。

  只是,主公的假設無法轉為現實。

  現實是武膽武者不會輕易拋棄自己的權利,觸碰他們建立私兵部曲的合法性,便是與整個武膽武者作對。沈棠閉眼揉了揉幾天沒睡覺而發脹的腦袋,一雙微涼的手輕重適宜地按揉,極大緩解不適感,她道:“臨戰徵兵或者募兵,入伍皆是青壯,戰力是有保障,但國家軍需開支太大,風險也高,一個不留神便會讓地方豪族趁虛而入,擁兵自重。回頭敵人沒打掉,自己人先亮刀子……一旦地方私兵成了氣候,下一步……”

  沈棠沒有繼續往下說。

  本來出身好的武膽武者依靠家族豢養私兵部曲就夠讓人頭疼,若是臨戰徵兵,相當於給他們遞上名正言順擴張的藉口,野心旺盛之輩哪裡會錯失良機?這也是賊星降世兩百多年,始終沒出現真正大一統國家的主因之一——大環境對有野心的軍閥太有利。

  說起來,她自己也是標準的軍閥。

  褚曜輕聲道:“可以選擇穩一些的。”

  沈棠答道:“穩定一些的,兵農合一的府兵是穩,康國軍需支出壓力也小,但問題也大。若在各地建立折衝府,日後邊關戰事頻發,調兵過於費時,也耽誤軍士農時。”

  府兵就是農閒時訓練。

  無戰事耕種,有戰事上戰場。

  邊關作戰很少能速戰速決。

  特別是碰到北漠這種不要臉的混子。

  你氣勢盛的時候窩著不動,你稍微懈怠就帶人過來騷擾,你一反擊就逃之夭夭。只要沒被抓到剿滅,北漠就敢一直這麼“挑逗”,強行拖延戰局,拖到拖不下去為止。

  縱觀北漠數百年間數十次南下作戰,基本都是這套路,甩不掉又打不死,煩人!

  一旦被調去的府兵陷入長時間拉鋸戰,勢必導致農田荒廢。若朝廷這邊的補給安撫跟不上,時間一長就會軍心渙散。軍士作戰敷衍或者乾脆臨陣脫逃,那也常見的。

  府兵基本是自備武器乾糧軍服。

  不吃朝廷的糧餉,雖然能減輕軍需開支壓力,但人家也有底氣不配合。最重要的是,這一條件就限制了貧農出身的軍士。去當府兵的,家境基本都比較殷實富裕。

  沈棠研究過採用過府兵制的國家。

  不斷總結他們的利弊得失。

  這也是她一直舉棋不定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