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棠即墨秋 作品

922:元凰五年(下2)


  沈棠三言兩語將蛋糕分得差不多。

  她突然想起了什麼,又補充了一句。

  “說起來,元良也曾算是我的授業恩師,國主之師,擔得起一個‘太師’之名。”她又給祈善加了一個榮譽頭銜。

  太師乃是三公之一。

  沈棠大方給出去,有兩個原因。

  其一,祈善仇家這麼多,不給他加點兒籌碼,沈棠也擔心他壓不住場子——儘管這個可能性並不高,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其二,在眾神會這邊看來,沈棠是被祈善操縱的傀儡國主,事事都對祈善言聽計從。這會兒分蛋糕,祈元良就算不拔得頭籌,也該有特殊待遇。眾人對主公這個決策並無任何異議,祈元良的特殊性早就被驗證太多次。

  更何況,祈善也擔得起這些殊榮。

  祈善再次出列謝恩。

  沈棠視線越過前排這些熟面孔,落向後面那一張張不算熟悉的面孔,他們望著自己的眼神謹慎恭敬又有一絲灼熱。她自然知道這些人的意思,循著記憶又點了七八人。

  此時,有親衛端上來一杯熱茶。

  沈棠小酌兩口,眉眼間帶著肉眼可見的疲倦,顧池出面給她遞了臺階,她順勢以精神不濟為藉口結束這個會議,起身離去前又撂下一句:“三省主事,各部尚書,你們回去後,各寫一份舉薦名單給我,推薦你們覺得合適的副手屬吏,明兒這時候給我。”

  說罷,匆匆離開。

  前腳剛走,後腳恢復奕奕神采。

  哪還有剛才虛弱疲乏的模樣?

  被留下的眾人面面相覷,眼神交錯之間滿是火藥味,一邊虛偽地恭賀彼此,一邊暗暗較勁兒。為什麼較勁兒?自然是為搶人啊!現在不可勁兒搶人,回頭管個空衙門?

  他們要搶人,被搶的目標群體也心思活泛起來。試問,誰不想進入心儀的機構?

  從今日會議來看,最冷清的部門就是與王室相關的光祿寺、宗正寺、太僕寺……進去了升遷無望。能去熱門部門,誰想去冷門的?若是能當個侍郎,誰想當員外郎?

  更別說工部尚書空著,右僕射也空著。

  主公為了平衡勢力,這兩個位置大概率會給世家中人,藉此拉攏世家歸心——https:/

  不管之前鬧得多僵硬,只要王室世家利益趨於一致,即便此前勢同水火,以後也能如膠似漆。再者,康國建立,組建朝堂,穩定地方,僅憑沈棠原先的人手根本不夠。

  世家對教育的壟斷,她怎麼招賢納士都避不開這個群體,給點兒甜頭是必然的。

  沈棠窩在主帳歇了一會兒。

  屁股剛坐熱,顧池便過來了。

  她揚眉:“你怎麼不去搶點人?”

  作為國主,沈棠此次放權堪比洩洪,允許三省主事和各部尚書自己挑選班底,這就是明晃晃告訴他們可以挑幾個“自己人”。

  “提拔了對方,對方不得感恩戴德?”

  日後不管是立足朝堂,還是管理各自一畝三分地,都是非常有利的。當然,他們可以寫推薦名單,允不允許卻是沈棠拍板。

  “主公允許吾等提拔副手屬吏,吾等也要感恩戴德。”顧池一語揭穿了沈棠把戲,眼前年輕國主毫無怒色,反而遞給自己一杯飄著果香的渴水,他接過,笑道,“讓他們自己去搶吧,御史臺就不湊這熱鬧了。”

  御史臺性質特殊,不僅要看能力,還要看秉性、出身、家世,最好是清白出身,沒什麼利益勾結,性格剛毅且直言不諱的人。監察百官就不能畏懼強權,任何時候該說就得說,顧池準備花點時間慢慢物色。若有必要,還能翻翻辛國和庚國的遺產,看看兩國御史臺有沒有剛正不阿、一身反骨的!

  能扛得住兩國王室高壓還堅持為官初心,絕對是御史臺的好苗子!若是能撿幾個跟崔善孝一般特殊的監察御史,牢牢管控地方機構,哪用愁政治不清明,社會不和諧?

  沈棠道:“這倒也是。”

  二人躲在這裡炫了好幾杯果茶渴水。

  顧池眼尖看到沈棠手邊攤開一本冊子,上面寫著密密麻麻的字,有些還經歷好幾遍塗改。沈棠注意到他視線,伸了個懶腰,揉揉酸脹的眼:“這是要給吏部的,關於官吏選授的一些規矩……有些規矩一開始就要立下,免得日後被人鑽空子鑽成了篩子。”

  任何東西的腐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往往是從不被人注意的角落悄悄開始,偌大一個國家同樣如此。有可能是從上往下腐朽,也可能是從下往上蔓延。地方基層偷奸耍滑,再好的政令也維持不下去,同理,上層出了毛病,上行下效也會影響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