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棠即墨秋 作品

917:讓你看看我的套路

  提醒?

  為什麼要提醒?

  爾虞我詐,你死我活,天經地義。

  烏元話鋒一轉,眉眼之間凝聚著幾分糾結和為難:“只是,吾等事先不知糧種有這些弊端,烏某不好擅專,購買一事還需要與幾位僚屬斟酌……希望康國主能體諒。”

  沈棠笑道:“這是自然。”

  看烏元的眼神像是看著已在囊中的獵物:“買賣不成仁義在,使者無需多慮。”

  “多謝康國主!”

  烏元深深俯身行了大禮。

  他此行雖是輕車簡從,但畢竟是北漠有權有勢的王子,該有的隨從和僚屬都有。他們聚在一起嘀嘀咕咕商議了一個多時辰。龔騁坐外頭,雙手抱臂守著,沒摻和進去。

  北漠的一切決策他都不在意。

  裡面時不時傳來幾聲激烈的爭吵。

  這些幕僚顯然分成了兩派。

  一派是支持購買一次性糧種的,北漠太缺食物資源,如今這個沈棠也不好說話,雖有鬆口互市的意思,但後續肯定還會獅子大開口。北漠必須想辦法自給自足,擺脫這種軟性控制,消滅掣肘!這些糧種會傷地又如何?北漠每年從外購糧,損耗何止這些?

  以往,關內勢力混戰,北漠就能渾水摸魚,偷偷摸摸走私進口更多的物資。姓沈的一上臺,直接將口子堵死了!哪個商賈都不敢頂風作案!如今正是解開枷鎖的良機!

  一派是反對購買一次性糧種的。

  北漠的田地不多,也不如關內這些人會耕作養地,若是一塊地廢了,還不知多少年能養回來。姓沈的是挖了坑,等著他們往裡面跳。不論如何,北漠也不能上這個當。

  龔騁聽著裡面的動靜逐漸小了下來。

  面上閃過一絲瞭然。

  別看北漠境內部落林立,種族眾多,三天兩頭幹架,但他們一致對外的時候卻詭異地團結一致。這些幕僚,不管是站哪一派,他們對沈棠的惡意和戒備心都不曾放鬆。

  兩派意見相左,但有一點是共識——

  “姓沈的絕對不安好心!”

  “鬼話連篇,不可輕信!”

  “說什麼糧種只能耕作一次,民間收上來的消息卻不是如此……擺明了騙人!”

  河尹那邊連著豐收好幾年了哦。

  雖然畝產量沒有隴舞郡這邊那麼高,但也是小豐年!但凡種過田的都知道,種田就是看老天爺臉色吃飯。十年之中有一年大豐,兩三年小豐,那都屬於祖墳冒青煙了。

  河尹卻是連著大豐接小豐。

  河尹郡守徐文注對這方面看得嚴。

  北漠不得不動用經營埋伏几十年的人脈,偷偷搞到一批河尹出產的糧種,利用商賈身份往北漠走私。只是沒能運出去,過關的時候查得太嚴!也不知道姓沈的究竟窮到什麼地步,過關商賈那麼多,人家都要查。一個一個查,一批一批翻,沒出口經商資格的商賈不能帶著規定數量外的物資出關。北漠這邊廢了幾條暗線就拿到一小袋糧種。

  這些糧種在河尹境內流通,河尹那塊地方氣候不算差,糧種也用不到抗寒的特性,甚至連抗旱都不需要。沈棠在職期間又是開鑿水渠,又是建立水庫,根本不缺水。

  可想而知——

  這些糧種到了北漠直接水土不服。

  北漠這邊的小動作打了水漂。

  沈棠說這些糧種都是用了秘術,幕僚們相信,但要說只能種一次,那肯定是撒謊。只能種一次就是防著北漠自己留種呢!

  這裡頭肯定有什麼秘密。

  草臺班子也有草臺班子的好處,人員精簡極大減少可能洩露秘密的環節。北漠短期是搞不到機密了,想要刺探到真正的情報,只能指望安排進來的那些間諜努把力了。

  幕僚們唉聲嘆氣。

  直到一人下了狠心,眸光泛著陰翳之色:“私以為還是要買糧種,此舉不僅能讓境內擺脫糧荒,也能讓姓沈的放鬆警惕。兩地互市一定要成,不然——姓沈的還不知會為難吾等多久。百年大計不能栽在這裡!”

  一提到“百年大計”,反對派也不反對了,紛紛陷入了兩難的沉默。北漠南下的計劃何止籌劃了百年?如今好不容易拿到國璽,他們只差糧草,便能再次興兵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