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棠即墨秋 作品

739:打響票】

  謝器:“鄭喬那邊派兵馬盯著寸山。”

  沈棠毫不猶豫:“那就打過去!”

  謝器道:“他們可能會死守不出。”

  不是可能,而是一定。謝器可是從鄭喬那邊跑過來的,他太清楚鄭喬給這支兵馬下的命令了,命令很簡單就是拖,拖住沈棠這邊兵力,讓她無法策應支援黃烈他們。

  最好將沈棠兵馬堵在寸山不得出。

  其實謝器還是想勸沈棠出兵偷襲糧倉,此舉可一勞永逸。但知道了沈棠對糧倉的態度,他作為初來乍到的新人,在沒有摸準新主公脾氣之前,他也不敢冒風險提出來。

  沈棠皺眉:“那就只能強攻?”

  又要強拆人家烏龜殼。

  謝器答道:“也只剩強攻一途了。”

  但如何強攻也是一門學問。

  衝破對方防禦不成問題,但如何用最小代價達成此事就不容易了,正面強攻勢必會遭到敵人強烈反抗。如此,他們只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偷襲是屢試不爽的一招。

  謝器對乾州佈防都很熟悉。

  仗著他帶來的最新情報,結合魏壽的版本,沈棠等人盯著輿圖討論了許久還未有定論。倒不是沒有作戰方案,而是方案太多,眾人各執一詞,一時間無法達成共識。

  版本之一,正面創死對手。

  版本之二,繞後捅死對手。

  版本之三,結合上面兩個方案。

  正面創死對手比較粗暴,意見也很統一,唯一有爭論的便是軍陣言靈的安排。

  繞後創死這個版本就比較複雜了,眾人意見不同之處,在繞後的具體渠道。

  姜勝等人傾向挖地道。

  但這個法子其實不太好使,淼江附近地下水系發達,探查清楚也需要時間,沈棠這邊的人手少,即便全部上陣,工期也趕,而汛期時間太過緊迫,時間吃緊。謝器剛聽到這設想的時候,看姜勝的眼神帶著驚駭。

  挖地道過去???

  一挖幾個月,時間上怎麼來得及?

  魏壽未曾見識地道戰威力。

  不友好地嗤笑了一聲:“從地下鑽到敵人背後?怎麼不乾脆從他們頭頂飛過去?”

  姜勝白了他一眼,魏壽不懼。

  褚曜等人則傾向從兵力薄弱的地方入手,突破之後疾行,己方兵分兩路進行包抄。這個建議倒是可行,因為褚曜口中“兵力薄弱”正是沈棠之前兵行險著,洗劫過的。

  若選擇這條路,時間充裕,兵力折損也能降到最低。眼看著眾人聲音即將統一,看著輿圖的沈棠託著腮,有別的想法。

  “走地下時間緊,走天上沒能力,走地上還要先跟人打一場,不如走水道吧?”

  她手指點著輿圖上的河流:“士藏說這些兵馬專程盯著咱們的,因此,己方大規模行軍痕跡容易被他們發現,但若是走這條水道,沿著水走……他們還能發現嗎?”

  從險峻江岸過去,是視線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