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買酒

 買什麼尖莊啊,還不如買茅臺。

 不過他轉念一想,尖莊該買還得買,畢竟無論什麼時候,喝酒都不單單是喝酒,喝到還是面子跟情誼。

 情誼怎麼體現呢?

 越貴的,越稀有的,越難買的,拿出來招待,這就是情誼!

 結果等他一走進櫃檯,看到價格才知道自己想錯了。

 茅臺酒現在一點也不便宜好嗎?一瓶足足要七塊錢啊!

 要知道這個時候,一斤肉都不到一塊錢,大米才一毛二左右,工人一個月的工資也不過就十六七塊而言。

 岑思安看戴明誠盯著茅臺,說:“誠哥,這茅臺酒可不便宜啊。我爸說他小的時候,好像一瓶也就兩三塊錢,也不知道現在怎麼都賣這麼貴了。不過說起來啊,這茅臺酒還是挺有名氣的。好像在建國之前,就已經聲名遠播了。”

 這個戴明誠倒是知道一些,畢竟在後世,茅臺酒已經不僅僅是酒了,簡直就是硬通貨啊。

 他好像看過一篇關於茅臺的文章,裡面引用了1937年《鐵報》的一篇報道,好像那時的茅臺每瓶12兩,在貴省當地的價格還是十分優惠的,一瓶才2塊多一點兒,但是如果出了貴省,想要在外地買,那價格就很貴了,直接翻了4倍,要到8塊錢一瓶好像。

 而且他記得茅臺在1947年的價格也到達過一個巔峰。

 根據1947年的《新國民日報》報道,成義酒坊華茅酒每年的產量僅僅只有3萬斤,而價格自然也是最貴的,貴到令人匪夷所思。

 就算是在貴省當地,成義酒坊的華茅就賣到了6000塊。在其他地方,比如廣州,價格更是水漲船高,直接賣到了1萬塊;而上海的價格又再次攀升,一瓶14萬塊。

 戴明誠當時就驚呆了,估摸著還是和當時的環境以及貨幣通脹相關吧。

 不過這樣說明,茅臺酒還是一如既往的值錢啊,買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