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盤算行李的戴明誠

 他想把手中的錢票退回去,可一來知道人家不會收,二來,家裡的情況他還摸不清楚,他回去做無業遊民,至少還要等上大學以後才能脫離鄉下,這些錢票就是他這一年多的生活保障。

 又跟人閒聊了會,直到要換藥的時候他才回到病房。

 好像是他想簡單了啊,剛來的時候只想趕緊回家確定心裡的念想,還一口回絕掉轉業的機會,現在想想,這一年多可能要委屈妻兒受點苦了。

 在現代時,他們夫妻雖然在一整條小吃街都打過工,可現在不允許買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而幹農活,他是七竅通了六竅,只能從原主的記憶裡扒拉一些,不過這上手可能就不太利索,好在他確實很久沒打理過田地了,也不怕穿幫。

 之前在書店打工的時候,閒暇時也零碎翻閱過幾本小說,印象中回到70年代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去黑市,賺錢就跟撿錢一樣。

 這樣的認知影響了他的判斷,他錯誤地將固定的工作當成一種拖累,結果這幾天瞭解到的情形點醒了他。

 現在是什麼時候?是處於特殊時段的七零年代。

 出門都要開介紹信,基本上人都處於少流動狀態,一個地方突然冒出個陌生人是很打眼的。

 而且,這時候群眾的覺悟性和敏銳性都是很高的,基本上個個都屬於熱心腸的“朝陽群眾”,要是碰上不認識的人瞎轉悠,誰都能上前問兩句。

 別說什麼找親戚的藉口,人家這一片都門清,誰家有幾口人清清楚楚。

 言語但凡支吾兩句,就要看你介紹信了。

 沒有?別逗了,作為盲流分子,拘留套餐瞭解一下。

 更別提現在某些單位抓敵特分子特別緊,沒事亂轉悠的人絕對顯眼到不能更顯眼。

 當然了,凡事無絕對,黑市既然存在就有它的合理性。

 現在物資緊缺,有時候黑市上的貨物流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條件。

 而且,如果有路子,跨省物資調配才真賺錢呢。

 一些農副產品小打小鬧罷了,且不說鄉下還不一定能有那麼多的量供應,就說想賣農產品那必須大包小包,拎著這些去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