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人家 作品

223. 表小姐8 另一廂,陸文珠跟秦氏回……

 阮柔沒好氣瞥她一眼,無奈道,“娘,爹還在,咱們又借住在京都侯府,就是給十個膽子,他們也不敢忽悠我啊。”

 人都是勢利眼,如今阮家不過比前幾年差了一截,還沒到傷筋動骨的時候,下面管事即便有小心思,也不敢真的做什麼,更別提她有意在京都挑一戶好人家聯姻,管事們更不會輕舉妄動。

 阮夫人當然明白這個道理,只是,她咕噥,“我這不是怕他們欺你年輕沒經驗麼。”

 阮柔沒再跟她多爭辯,一心放在眼前的茶葉上。

 如阮夫人所說,茶葉是上等的明前新茶,一芽一葉,指的是隻採摘了茶樹枝丫上最尖尖那一點嫩芽,如此茶葉味道固然鮮嫩,可因著數量有限,採摘又費功夫,最是珍貴不過。

 精心採摘的嫩茶其實已經很乾淨,但阮柔還是仔細清理了一遍,將裡面的雜質碎屑徹底掃除乾淨。

 爐子裡的火已經點燃,等煤炭點燃發出的微微火光將鍋爐燒熱,阮柔捏了一小把茶葉下鍋,同時不斷用手翻炒,動作快到幾乎看不清痕跡。

 如此炒了一會兒,茶葉原本淡淡的清香逐漸濃郁,發散出芳香的香氣。阮柔大概知道,這是其中茶多酚之類的物質在起作用,更具體的就不太明白,但香氣入鼻的一剎那,她猶如被茶香提神醒腦,霎時身心舒暢。

 緊接著,她邊翻炒、邊揉搓,約莫三刻鐘後,茶葉即將炒至成熟,她加快翻炒的速度,猛地,她將鍋中茶葉全數倒在一旁早已提前準備好的篩子裡。

 前後幾乎花了大半個時辰,第一鍋茶葉炒製出爐。

 她沒有急著炒第二鍋,說白了,她是想看看怎麼能炒出更好的茶葉,又不是越多越好。

 緩了一會兒,篩子裡的茶葉變涼,阮柔連忙讓金.瓶沖泡一盞,“娘,女兒第一次炒茶,你可得試試。”泡茶其實又是一項大學問,如今條件有限,只得將就著來。

 “好啊。”阮夫人好不拒絕,她喝過的好茶葉可不少,眼前的茶葉形態完整,在水中舒展的姿態很是自然,色澤、香味都屬其中上品,她欣然品嚐。

 熱水薰染下,杯中茶香嫋嫋,沁人心脾,阮夫人輕嗅一口,香氣純正細膩、清新濃稠,堪稱一種享受。

 待小飲一口,只覺口感細膩、茶水順著喉嚨一路往下,先是微苦然後才覺一絲回甘。

 阮夫人毫不吝嗇對女兒的誇獎,“不過,已經比得上一般的大師傅了。”

 誇獎歸誇獎,可也正說明了,阮柔這鍋茶葉並沒有好到讓人驚歎的地步,最多隻能算茶葉中的上上品,絕對罕有。

 阮柔微微沮喪,果然還得有特殊的手法才行。

 見女兒似乎被打擊到,阮夫人有意轉開話題,便說起了江南某些茶莊的陋習。

 “其實茶葉的好壞無外乎茶葉以及炒制的手法,茶葉的好壞看土地、也看平時的種植上心,至於炒制,火候時機,這些都好把握,所以真正頂尖茶葉的差別並不是非常大。”這東西不比吃食,味道好是好、壞是壞,幾乎一口就能嚐出來。

 “所以啊,江南有些茶商家就起了搜主意,搞各種噱頭,好為自家茶葉吹捧名聲。”

 阮柔腦海立時想起了一種說法,她眼露嫌惡,“不會是叫女孩子去採摘吧。”在孃親面前她沒有說的過於直白,但她的厭惡已經表明了一切。

 阮夫人並不詫異她竟然知道,而是語重心長地道,“這種茶葉其實除了更髒,味道上並沒有太大差別,可就有人喜歡這個,咱們家不走那些歪門邪道,否則,自家喝茶都得提心吊膽了。”

 作為一個正常人,喝燕窩還算正常,可喝陌生人的口水,只要一想,她就覺犯惡心。

 阮柔理解地點點頭,“娘,我知道的,茶葉這件事沒有捷徑可走,可我還是想試試。”

 見狀,阮夫人只微嘆口氣,沒再說喪氣話。

 接下來,一連好幾天,阮柔都在院子炒製茶葉,這麼大的動靜,當然沒能瞞過侯府上下。

 對此,秦氏不以為意,只覺得是商人習性作祟,好在沒有橫加阻攔,至於陸文珠等幾個小的,好奇之下,特意前來觀看了下茶葉的炒制過程,見過程比想象中無趣很多,幾乎中途就離開了,阮柔沒受絲毫影響,一鍋炒完,還沒忘記包好給幾人一人送一份過去。

 茶是好茶,可也就一般,阮柔炒制了幾天,終於徹底接受了事實。

 她仔細回憶後來自己喝過的名貴茶葉,有的光是一兩,就價值千金,其中特殊,主要還是在於茶葉。

 批量種植的茶葉固然穩定,可數量多同樣說明了它們的普遍,很多時候,多,就意味著廉價,最後,她得出了結論,得找稀缺的茶樹才行,不過這不能急於一時,只得派出人去慢慢搜尋。

 剛停下炒茶,阮柔才歇了一天,卻接到一封特殊的請帖。

 特殊就特殊在,對方不僅給昌平侯府發了,還特意給自己單發了一份,請帖的主人自然是阮柔前陣子在平國公府唯一聊得來的小姑娘,關楚楚。

 請帖是由陸文珠親自送來的,同為侯府,可人家寧安侯府的侯爺娶了當朝一位王爺膝下的郡主,勉強算是與皇家搭上了關係,故而混得風生水起,早已非昌平侯府能平起平坐的了。

 陸文珠甫一進望竹軒,一眼就見到了悠然躺在搖椅上的阮家表妹。

 她手中捏著請帖的手微微用力,原本平滑整齊的信箋被捏出一道褶皺,意識到後她又很快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