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霄野 作品

1050 隔著天南海北,你便以為可以飄了?

    “卿果然是個聰明人,實則朕先前便已安排人手,至蜀國民間查探民情...而眼下兩川百姓受苛政盤剝之苦,各處官署貪墨成風,便如決疣潰癰,致使怨聲載道,也已是民窮財盡,人心思亂。

    只是我朝派出的密諜,以行商賈販的身份在蜀地走動,地方上的民情雖能探查得清楚,可是對於蜀國朝堂,乃至各地封疆大吏、達官顯貴則只能覷其表,而無法探其實。

    朕要派卿趕赴蜀國,同蜀帝與公卿大臣結交來往,也更便於探清蜀人朝堂虛實...就是以邦交來往的名義,去確定攻打蜀國的時機是否已經成熟!”

    聽魏帝李天衢道出了遣使趕赴蜀國的用意所在...李嚴連連應聲,更是心思一動,而心下暗忖道:

    魏帝說早已派出密諜,而一直關注著蜀國民情...也就是說當初魏、蜀罷戰議和,而蜀國嗣君繼位,雙方邦交來往,魏帝也尚還與晉主對持之時...他便早已盤算著,日後又要如何殺入蜀地?

    正史中後唐是如何滅亡前蜀政權的,李天衢當然記得清清楚楚。也正是這李嚴出使蜀國,趁機刺探蜀中虛實,而返程覆命之時,便向李存勖進言“衍童騃荒縱,不親政務,斥遠故老,暱比小人。其用事之臣王宗弼、宋光嗣等,諂諛專恣,黷貨無厭,賢愚易位,刑賞紊亂,君臣上下專以奢淫相尚。以臣觀之,大兵一臨,瓦解土崩,可翹足而待也”...而拉開了後唐對前蜀發動滅國之戰的序幕。

    誠然魏朝還有其他善於外交,並且也能探查蜀國朝堂的文臣...但是李天衢心說還是要由李嚴這個走正史線便諫策滅蜀的人物去做,這才更為穩妥。

    首先李嚴生得那一張嘴,卻是極為能言善道,由他出使蜀國,按史載所述音辭清亮,蜀人聽之皆竦動,愈益奇之...而之後前蜀末帝王衍被殺得個措手不及,雖然江山已是搖搖欲墜,但帝業社稷總不能輕易拱手獻出...所以面對威逼降從的使者,王衍給出很明顯的回覆則是“得李嚴來即降”,

    由於李嚴被認為是伐蜀的始作俑者,而為蜀國君臣所怨恨,按說前去招降,也難保不會被殺之洩憤,可李嚴的反應卻是“聞之喜,即馳騎入益州。衍見嚴,以妻母為託,即日以蜀降”...所以要從細節入手,還是要啟用這李嚴,才更有可能儘早促使蜀帝王衍降從,而輕易兼併蜀國全境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