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睛小懶豬 作品

第三百八十三章 陽謀對陽謀

 雖然五姓七望家大業大,一代代族中子弟繁衍的如大樹一般,枝繁葉茂。但跟整個天下的百姓一比,人數就不值一提了。 

 有時氣運這種事真的玄之又玄,出現某一代良莠不齊、或者才俊斷流,也不是稀奇的事情。 

 當自己家中這一代不出頂梁人才的時候怎麼辦?那就只能藉助外力,招攬一些民間天才,過來效忠也好,聯姻改姓也好,總之要死死的綁在家族的戰車上。如此才能保證一代代的傳承不絕。 

 不是學識傳承,而是手中的權利傳承。 

 一旦某一代節點斷流,導致手中的資源和權利易手,被他人頂走,那再想爭奪回來就難了。畢竟誰身居高位,都想讓自己手上的權利儘可能的流向自己的家族後人。也就是權利的私相授受。這一招古往今來,代代都這麼用。 

 在科舉之前,根本不用這麼麻煩,九品中正製取仕,家族血脈排首位,大家制定的規則就是這樣。 

 在科舉制出來之後,不講血脈了,但出題、考試、管錄取的這群官員,不還是世家出身嗎?想魚入龍門?可以,投卷。說白了就是展示一下才華,然後納個投名狀。表示向我們效忠了,我們才錄用並扶持你們做官發展。 

 否則的話,哪裡來的就回哪裡去吧,落第。 

 你說什麼?為國選才怎麼辦? 

 我管你們怎麼辦?陛下手中沒有人用?這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我們首先考慮的是,陛下用的人不能是對付我們的。 

 言歸正傳,討論到此時,大家都覺得開恩科這件事,又是一個難題,針對世家的難題。 

 只見太原王氏一名年

輕的小子走了出來,對著一眾長輩行禮,朗聲說道:“各位叔伯,晚輩有個建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太原王氏的王硅站了出來,笑著介紹道:“各位,介紹一下,王汲善,家兄的小兒子。一直在家中治學,第一次出門,大家多關照。” 

 博陵崔氏的崔敦禮笑道:“王汲善?早就聽說王氏出了一個了不得的才俊,深藏不露,絲毫不亞於天下排名前五的才子。應該就是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