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睛小懶豬 作品

第三百八十二章 撰書人露面

 三天之後,朝廷又下達一封詔令。開恩科,為國選才。 

 何為恩科?簡而言之就是,如果你願意為國家免費效力五年,會分配到各個地方的官辦學堂教書。只要實心辦事,五年之後就能成為國家正式品級官員。 

 但這樣的好事,也不是人人都能去的,還是要經過選拔遴選,確認人品、學識、以及教學天賦。當然了,比科舉的門檻要寬泛許多。從此以後,恩科放在科舉的次一年舉辦。同樣是每三年一次。為那些落第書生提供了多一條的前程。 

 當然,如果你自信才華足夠,科舉能夠考中,不願效力五年才去做官,那可以不參加恩科,等著三年一次的科舉,如果中榜就可以提前步入官場。 

 以上就是恩科的全部解釋,一時間全國轟動,來自各地的寒門學子紛紛湧入長安城。 

 可在恩科背後,皇帝等人的謀劃裡,對恩科選材更加看重。因為這些在民間教書歷練了五年的學子們,將來如果做官,會更加理解民生疾苦,這五年的艱苦歷練,應該是一件好事。 

 恩科放在兩個月後,考什麼呢?跟科舉不同,這次挑選的是學堂老師,專司各地孩子們的蒙學,所以學識方面,考三字經、千字文、聲律啟蒙,這三本蒙學教材。 

 人品方面考一篇實例分析。教學水平方面,同樣是寫一篇個人對蒙學的見解。 

 其中蒙學三冊,這是三本新書,所有學子都未曾讀過。但現在已經火速傳遍全國出售,所以就要求所有學生,在臨考的兩個月內,儘快熟悉吃透這三本書。 

 同時,作為三本全新的教材,每個人讀起來都有不同的見解,還需要有一個統一的指導才是。於是撰書人許敬宗、岑文本等人走到了臺前。朝廷在長安城外搭臺,每日他們都輪班上去講書。 

 這麼大的場面,這麼好的讀書識字機會,別說是前來應試的考生,就是有點閒暇的農夫、腳伕、菜販子等人,也都紛紛自發購買蒙學三冊書,經常過來聽課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