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睛小懶豬 作品

第三百八十一章 首屆恩科

 有這兩位帶頭,其他幾位也紛紛站了起來,或多或少都提出送本族子弟過來。 

 蕭銳挨個致謝,這麼一湊,真的湊出了百十人呢。 

 “諸位放心,這第一批送去各地的學堂先生,只要能夠踏實在當地教學五年,且教學成果不錯,將來全都召回長安,本侯親自保舉,每人都有一份不錯的功名。” 

 此言一出,眾人喜笑顏開,一個個都盤算著,回去多送幾名不成器的族中子弟過來,跟在冠軍侯手下歷練,就算混得再差,也能有一份功名,可是大好事。比在家裡當紈絝的強。 

 老李綱笑吟吟的看著這一切,雖然徒弟的心機很明顯,大家都看懂了,但大家也都理解,蕭銳說的都是實情,而且他著急也是真的。 

 “藏鋒,靠各個家庭拼湊出來的學堂先生,畢竟有限。讀書人真正多的,可不在座。” 

 蕭銳苦笑道:“恩師,您說的極是。弟子也知道是杯水車薪。天下八成讀書人都在那幾家,可人家怎麼會給我用呢?他們巴不得將天下所有書籍都收歸自己所有,巴不得學問成為他們一家之言。” 

 老李綱撫須道:“錯了,老夫說的不是世家,是民間。” 

 “民間?別鬧了,恩師,我們現在商議的,就是怎麼往民間傳播學問。如果民間讀書人最多,那還用得著我們現在這麼忙活嗎?”蕭銳還是沒明白。 

 旁邊的趙德言好像懂了,拍案叫絕,朝著老李綱躬身行禮,“夫子妙計!不錯,天下讀書人最多的,還得是民間。” 

 “趙兄,你們到底在打什麼啞謎?”蕭銳著急了。 

 趙德言解釋道:“侯爺,夫子說的,

應該是寒門。不是庶民。” 

 “寒門?” 

 “不錯。世家子弟讀書人的確很多,但人家是含著官印出身的,可不會屈尊給您當學堂先生。但您不要忘了,天下寒門無數,每年來參加科舉考試的學子,九成都是寒門。多少人落第之後,留連長安久久不去?還有那些投卷的,雖說不是個個文采斐然吧,但也都是有一定學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