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被人偵聽

 這本書表面上看起來是一本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書,除了徐來,沒有人知道這本書可是他與中央特科領導用來傳遞消息的密碼本。

 這是由我黨的伍豪同志親自創編的一套新的密碼本,簡稱“豪密"。”

 它是由數字和文字構成的,用的密碼之所以不重複,是因為每個人用的密碼是由書名、冊碼、報首信息、頁碼、行數、與字序構成的。

 換句話就是說,由單線聯繫的雙方各拿一本相同的書,發報方將書的頁碼、行數、第幾個字等信息通過電報發給對方,對方再根據自己手裡拿的這本書中找出相應的字就可以了。

 這樣的密碼,要破譯起來很難。即使電文被敵人截獲住,得到的也只是一串數字而已。

 這數字和明碼是沒有任何關聯的,敵人就是拿到了電文,也很難猜到這串數字代表的含義。

 而且,它與傳統的密碼“一個數字對應一個代碼”不同的是,“豪密”稱得上是動態密碼,就算同一個字在同一份電文裡,它都有可能不是同一個代碼,可以說是毫無規律可言,這就給敵人的破譯增加了很大的難度。

 最後,即使敵人知道了密碼指代的是書裡的頁碼、行數,但到底對應的是哪一本書呢?

 中國的書籍浩瀚如星辰,可能每一次使用的書都不一樣,即使知道書名,那出版社、印刷批次不同,也會使頁碼行數存在差異。

 還有一種更高級的加密方式,那就是“底本加亂數”的編碼方式。

 底本,就是類似明碼的單表代替式密碼本,亂數,就是隨機編排的數字表。

 在加密電文時,底本加上亂數,變成一串數字,翻譯電文時,再減去亂數,即可以得到底本上的數字,

 亂數是隨機數字,就算電文中有重複的漢字,在加上亂數後,就會出現同碼不同字,或者同字不同碼的效果。

 這才使得這種層層加密方式的“豪密”,從未被敵人破譯過。

 思慮再三,徐來還是把手中的書放回的原處,他知道日本人沒動過書櫃,不代表他們不記得放置的位置。

 坐到書桌前,他隨手摸了摸桌子下面,摸到了一根電線,他趕緊彎腰查看,發現書桌的縫隙裡嵌著一根黑色的電線,電線的一端連著一個圓形的竊聽器,另一端則伸到了窗戶外面的隔壁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