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 作品

第3688章 脆弱太子

    宋教仁不死,或許華夏曆史將會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走向……

    武媚娘沒經歷過那等黑暗混亂的時代,故而撇撇紅潤的菱唇,頗不以為然,卻也沒有出言反駁丈夫。

    房俊放下茶杯,見其神態,便知其所想,解釋道:“太子可以刺殺諸王,是因為諸王暗通叛逆、不忠不孝。可如今長安城內依舊有諸多名士大儒在為了太子之名分大義奔走疾呼,呼籲叛軍停止叛亂,撥亂反正,煽動民意以對抗叛軍……之前長孫無忌尚能保持理智,對這些人不聞不問,頂了天捉到大牢裡打一頓,卻顧忌著名聲民意,沒有痛下殺手。待到此番諸王遇刺,斬斷了皇族宗室對於關隴的支持,惱羞成怒的長孫無忌會做些什麼可想而知。”

    嘆了口氣,他沉聲道:“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失地存人,人地皆在。這場戰亂將貞觀以來十餘年勵精圖治之成果毀於一旦,戰後之恢復將會是一個極為艱苦的過程。但隋末關中大亂,導致遍地廢墟、百業俱廢,不正是大唐君臣帶著關中百姓一磚一瓦重建起來的?只要人在,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可若是因為兩方相互刺殺導致大臣們折損嚴重,戰後即便府庫之中黃金萬兩,又由誰去重建呢?”

    說到底,在任何一個時代,人才都是遠勝於一切的重要資源。

    無論忠奸,無分敵我,更不論門閥亦或寒門,但凡能夠居於朝堂之上,皆是天下第一等之人才。這些人或許陣營不同,可戰後治理國家、重建長安,卻正需要這些人盡心竭力。

    若有一個死於刺殺,都是難以挽回之損失……

    武媚娘為丈夫斟茶,聰慧如她雖然不理解丈夫何以這般婦人之仁,但大體明白他的思路與顧慮,柔聲道:“那方才李君羨前來傳達太子鈞令,郎君為何不入宮勸諫太子?”

    房俊喝了口茶,搖頭道:“太子與旁人不同,這些年被陛下輕視甚至厭棄,遭受兄弟手足之爭鬥,被天下臣民所詆譭,最是需要得到肯定。太子的確信任且倚重為夫,也縱容為夫時不時的恣意妄為,但這與為夫反對他的決定是不同的。”

    你不講規矩、踐踏法紀,我可以容忍你,因為我信任你、倚重你,咱們是一條路上的,正好藉此展示我的胸襟;但你若是反對我的決定,不服從我的命令,這卻是原則的問題。

    再是懦弱的性格,那也是太子,有著君臨天下、捨我其誰的自尊,這種尊嚴不容踐踏,尤其是來自於自己最為信重之人的不認同……

    “性格懦弱的人皆自卑,心性、思維都極其敏感,平常與之相處要儘可能的顧慮周全,多多予以肯定,給予鼓勵。說到底,殿下還是心性良善之人,只要不至於思慮偏激、鑽牛角尖,倒也不會誤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