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99章 凌雲淵留詩殞命




他回想起自己年幼時失蹤的那一天,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身上,溫暖而明亮。然而,那一別,便是數十年的漫漫尋找與等待。如今,他站在父母的墳前,終於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卻已是年近五十,歲月無情地在他的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



龍爺的眼眶漸漸溼潤,淚水順著臉頰滑落,滴落在父母的墳墓上。他望著那兩座巍峨的墳墓,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思念與愧疚。他想象著父母在世時,他們一家其樂融融、歡聲笑語的場景,而如今,這一切都已化為泡影,只剩下他自己孤獨地站在這裡,與父母的靈魂相隔咫尺。



太皓望向龍爺,緩緩道:“龍爺,我即將踏上新的征程,繼續探尋《貓祖神功》的剩餘篇章。你,是選擇隨我共赴江湖,還是……”



龍爺打斷了太皓的話,他的聲音中充滿了堅決:“太皓兄,我需在此地為我父母守墓七日,以盡孝道。他們一生為江湖奔波,我雖未能長伴左右,但此刻,我願以七日之守,表達我的思念與愧疚。”



太皓點頭,心中對龍爺的孝心深感敬佩,他道:“如此,我便獨自前行。”



“且慢!”龍爺突然喊道,聲音中透出一絲急切。



太皓停下腳步,回頭望向龍爺。



龍爺深吸一口氣,鄭重道:“我龍爺雖曾誤入歧途,但如今已決心洗心革面。我會告知我的兄弟們,今後絕不再去偷搶百姓的財物,還江湖一片清明。”



太皓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他點頭道:“龍爺,你此舉必將造福一方百姓。我替那小鎮上的無辜者,向你致以最深的謝意。”



正當太皓準備再次離去時,龍爺又喚住了他:“且慢,太皓兄!”



太皓再次轉身,只見龍爺開始解衣,他動作迅速而堅定,似是在進行某種重要的儀式。在脫下外衣後,他輕輕撕開內衣的內襯,從中取出了那本《牽貓臥沙》的秘籍。



龍爺將秘籍雙手奉上,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太皓兄,我已將這本秘籍上的招式盡數銘記於心。這秘籍對我來說,已無用處。今日,我將它贈予你,望你能將《貓祖神功》發揚光大,為江湖留下一段傳奇。”



太皓接過秘籍,感受到龍爺的真誠與決心,他心中湧起一股暖流,感動之情溢於言表。他緊緊握住秘籍,深深地向龍爺鞠了一躬,道:“龍爺,你的恩情,我銘記在心。願我們江湖再會,共話英雄事。”



說罷,太皓轉身離去,步伐堅定而有力。他知道,前方的路還很長,但他相信,只要心中有信念,就能踏破萬難,找到《貓祖神功》的剩餘篇章,為江湖留下一段不朽的傳奇。



太皓已經取回《貓祖神功》的五卷秘籍,此刻,他直指遙遠的吐蕃,那座深藏《閒貓聽海》秘籍的匹播城中的易思城堡。然而,從孟盈山到匹播城的距離,猶如一道天塹,橫亙在他的面前。



這不僅僅是一段遙遠的路程,更是一次對意志和能力的極致考驗。沿途,他將穿越常年被冰雪覆蓋的高原地帶,那裡的風雪凌厲,天寒地凍,每一步都充滿了未知與危險。



然而,挑戰還遠不止如此。沒有通關文牒,他能否順利進入吐蕃,還是一個未知數。這不僅僅是一道關卡,更是一道考驗他智慧與勇氣的難題。



經過深思熟慮,太皓的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深知,此次吐蕃之行,不僅關乎個人的榮譽與使命,更承載著師門的重託與江湖的期待。因此,他決定先回一趟天山腳下,將已經取回的秘籍安放到俠客樓上,以保證其安全。



太皓策馬西行,馬蹄踏碎了邊塞的塵土,歷經一個月的風霜雨雪,終於抵達了那片熟悉的土地——天山腳下的“石竹城”。這裡已經是他的避風港,是他心中的“世外桃源”。



當他進入“石竹城”的那一刻,原本的熱鬧與喧囂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肅穆的死寂。



此時,初洪的臉上滿是哀傷,他告訴太皓:“凌雲淵前輩,已於昨日離世了。”



太皓心中一震,凌雲淵前輩,他好似一位來自神秘異界的智者,要不是當初收留太皓和一眾江湖俠士、難民,他們也不會在這片“世外桃源”重建石竹城。所以,凌雲淵前輩不僅僅是一個智者,更是一個精神領袖,一個給予他們希望和勇氣的人。



初洪從懷中取出一張泛黃的紙張,遞給太皓:“這是凌雲淵前輩在離世前寫的一首詩,我並不知道詩中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