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77章 武榮城胥媱被害

 伯婉微微欠身,以一種融合了謙遜與堅定的語氣,回應太皓的祝願:“太皓大俠之言,伯婉銘記於心,感激不盡。願今後的每一步,都能不負您與武林前輩們的期望。”

 而夜幕降臨,星辰隱於雲後,孟盈山的夜,似乎比往日更添了幾分沉寂。燭火在風中搖曳,光影婆娑,多金掌門的房間內,一派寧靜,只有輕微的呼吸聲與夜的寧靜交織。隨著時間的緩緩流逝,那呼吸漸漸放緩,直至最終歸於無聲,如同山間溪流匯入大海,平靜而深邃,多金掌門在這寧靜的夜,安然離開了塵世,留下了一段傳奇與未完的武林故事,等待著後來者續寫。

 這一夜,孟盈山的月光格外皎潔,彷彿在為一位偉大靈魂的離去鋪就一條光輝之路,也預示著新的開始正在黎明的曙光中醞釀。

 次日清晨,朝露微涼,孟盈山的晨曦尚未完全驅散夜色,弟子們帶著對新的一天的希冀步入多金掌門的居室,卻意外地迎來了一個沉重的冬日寒潮。發現掌門已安詳地步入永恆的長眠,弟子們悲從中來,淚水如斷線珍珠,滴滴落在冰冷的地板,匯成哀傷的河流,他們痛心疾首,哀悼著失去的不僅是師尊,更是武林中的一座燈塔。

 七日之後,孟盈山的天空似是知曉世間的悲痛,陰雲密佈,細雨如訴。多桂與多金兩位掌門的葬禮在同一天舉行,儀式莊嚴肅穆,孟盈山中,哀樂低迴,武林同悲。他們被安葬在了孟盈山那片風水最佳之地,青松翠柏環抱,如同兩位前輩生前的高風亮節,永遠守護著這片土地,庇佑著孟盈山的未來。

 葬禮結束,黑白山的兩名弟子,懷揣著《黑白經》,帶著對前輩的敬意與不捨,踏上了歸途,他們的背影在孟盈山的曲折小徑中漸行漸遠,如同武林中的一段傳奇,緩緩落幕。

 又過了兩日,晨光初照,太皓也準備啟程。他來到伯婉面前,這位新任掌門的眼中有著未脫的稚嫩,卻也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彷彿宣告著新時代的崛起。太皓深望了她一眼,言語中滿是鼓勵與信任:“孟盈山在你手中,定能開創更輝煌的篇章。江湖路遠,望你穩舵揚帆。”

 麴意,這位年輕而堅毅的弟子,選擇留在了孟盈山,他心中既有對未來的憧憬,也有對過往的不捨。在太皓即將離去之際,他緊隨其後,眸中閃爍著對未知的好奇與對師父的關切,輕輕啟齒問道:“師父,您此行,又是要踏向何方?是否又將涉足江湖的另一番風雨?”

 太皓回身,目光中有著閱盡滄桑的深遠,也有著對弟子的慈愛,他輕撫麴意的肩頭,言語間帶著幾分神秘與未盡之意:“世間事,紛繁複雜,總有諸多未了之緣,為師亦不能免俗。此行,確有要務待辦,非是外人所能輕易道也。”

 太皓的話語,如同山間飄渺的雲霧,讓人捉摸不透,卻也充滿想象。他轉身繼續踏上旅程,留給麴意的,是一個背影,那背影中藏著太多的故事,彷彿在訴說著一個武林老者的無盡追求與責任,也預示著武林的寬廣與深邃,等待著像麴意這樣的年輕一代去探索,去書寫新的傳奇。

 太皓心海深處,藏匿著一抹溫柔的掛念,如同山間不息的清泉,靜靜流淌。那是一段情愫,繫於武榮城的煙雨中,與娘子胥媱緊緊相連。胥媱,這個名字,每當在太皓心頭掠過,便如春風吹過荒蕪,帶來生機與柔軟,又似秋水共長天一色,深邃而不可測。

 她,是武榮城中的一抹亮色,溫婉如畫,才情並茂,於喧囂塵世中自成一派清雅。太皓雖身處江湖紛擾,刀光劍影間,但每當夜深人靜,那武榮城的輪廓,娘子胥媱的倩影,便在心中緩緩鋪開,化作一幅幅動人的畫卷,令他心馳神往。

 自那孟盈山蔥鬱之巔,至武榮城繁華之地,太皓策馬徐行,卻非一蹴而就。沿途風物變換,心緒起伏,一月光景悄然流逝於蹄下塵埃,仿若命運刻意為之的鋪墊,讓這段旅途添了幾分坎坷與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