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76章 太皓再到孟盈山

 在那雲霧繚繞、神秘莫測的黑白山中,太皓匿跡了半載光陰,享受著難得的寧靜與平和。山中歲月,如水悠長,不僅潺潺洗淨了他一身的疲憊,更奇蹟般地治癒了昔日激戰所留下的累累傷痕。林間朝露與暮靄,似乎蘊含著天地間獨有的靈韻,日復一日,滋養著太皓的身心,令其傷勢漸愈,重生的力量在血脈中湧動,猶如蟄伏已久的龍,於深淵中緩緩甦醒。

 這半年裡,太皓非但身體康復,心靈也隨之蛻變。他學會了傾聽山風的低語,感受每一縷陽光穿透雲層的溫暖,體會著與世隔絕的孤獨中那份超脫與自在。山中修行,讓他悟出了武學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真諦,這份領悟,遠比任何刀光劍影中的搏殺更為深刻。

 這一日,秋風攜著落葉的低語,輕拂過黑白山的巍峨峰頂,一位來自孟盈山的女弟子,踏著晨曦的薄霧,穿越幽谷翠林,帶著一份執著與期盼,來到了這武林中傳說的聖地。她身姿綽約,眸中閃爍著堅定與懇求,面對著黑白山六俠客,輕輕啟唇,其聲如泉水叮咚,清冽入心:“諸位高義前輩,在下此行,實乃奉家師多桂之命,懇請諸位成全家師臨終前的最後一願。”

 黃鬱聞言眉峰微蹙,目光中閃過一抹洞悉世情的光芒:“多桂莫不是心中仍掛念著那本《黑白經》?”

 女弟子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感激與迫切:“正是此願。”

 綠燭言不禁詫異出聲:“哎呀,令師此際,怎還念念不忘秘籍之事?”

 赤天面龐雖已鐫刻著歲月的痕跡,但雙目依舊銳利如鷹。他沉吟片刻,彷彿在與過往的歲月對話,緩緩言道:“歲月如梭,我等亦已至風中殘燭之年,生前諸多未了之事,能了則了,方不枉此生。”

 綠燭聞言,眼波流轉,似有所悟,急切問道:“大哥,你意下如何?”

 赤天語氣中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決斷:“贈予她吧,既是令師遺願,便應使之圓滿。武林之中,除了刀光劍影,更有情義二字,值得我們守護。”

 藍琴淡然道:“大哥所言極是,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未來之事,又有誰能預料?或許這便是最好的安排。”

 紫方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不錯,二哥橙荼之墓尚在孟盈山,此番因緣際會,正好加深黑白山與孟盈山的情誼,兩派之間的往來,正該如此綿延不絕。”

 青杌眉宇間透著一股凜然之氣,直言問道:“既然如此決定,那由誰去孟盈山為好?”

 赤天沉思片刻,他的話語總是帶著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勢,卻又不失溫情:“我們這些老骨頭,見多了生離死別,再去目睹老友病弱之態,怕是心中難以承受。還是讓年輕一輩去吧,他們肩上扛著的是未來的希望,也是時候讓他們學會江湖的另一面——不僅是刀光劍影,更有生死離別的擔當。”

 太皓步入廳堂,恰逢眾人談論孟盈山的風雲變幻,多桂掌門病危的消息如一陣寒風,吹皺了他心中的池水。他凝視著曾給予他庇護與療愈的黑白山,心中湧動著感激之情,聲音雖輕,卻堅定異常:“諸位前輩的隆恩厚德,太皓銘記於心。這半年來,在黑白山的靜養,讓我得以重生。而今,聽聞多桂前輩病情垂危,我內心難以平靜。昔日,我正是從黑白山出發,踏上孟盈山,與孟盈山的三位掌門結下不解之緣。此刻,我願再赴孟盈山,一是為報答舊日恩情,二是望能於多桂前輩最後時光,送上一份慰藉。”

 赤天聞言,眼神中閃過一抹讚賞,聲音如洪鐘,帶著不容置疑的豪邁:“好!你既有此心,便與我黑白山弟子同往,也算是一份緣分的延續。”

 太皓聞言,連忙躬身施禮,眼中閃爍著真摯的感激:“多謝赤天前輩厚意,太皓定不負所托,願為黑白山與孟盈山的友誼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