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74章 皇宮內皓靈大戰

 此言一出,少靈心中不禁一凜,回憶起朗川城中的“索魄陣”陷阱,那場噩夢般的經歷讓他至今心有餘悸,猶豫之色悄然爬上眉梢。

 於是,一場無聲的對峙在城內外展開,如同太極兩極,互不相讓。三日時光,於歷史長河不過彈指一揮,於他們,卻是漫長如年。少靈耐心等候,期望城中暗線的消息;太皓則堅如磐石,誓要守護這片土地的安寧。

 終於,第三日的夜幕低垂,星辰點點,數道煙花劃破寂靜的夜空,於千風城上空綻放出絢爛的花朵,那是暗線發來的信號,也是戰火重燃的預告。少靈的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時機已至,他不再遲疑,高聲喝令:“進攻!”

 太皓矗立於城垣之上,目光如炬,身後箭矢如林,萬箭齊發的命令已在弦上,只待他一聲令下,便化作滿天銀龍,吞噬那逼近的烏雲。正當此千鈞一髮之際,一名士卒神色慌張,踉蹌至太皓跟前,語帶急促,稟報道:“報!城內突生劇變,鬱致將軍與許正副將皆遭不測,城中秩序大亂!”

 此言一出,太皓心神劇震,如遭雷擊,目光穿過層層霧靄,望向那即將破城而入的敵軍,眉頭緊鎖,口中喃喃:“裡應外合,好一招毒計!”識破敵謀,卻已錯失先機,局勢如江河倒灌,危在旦夕。

 電光火石間,太皓斷然下達雙重指令。一則是令城頭箭手,嚴陣以待,死守城門,不讓敵人輕易越雷池半步;另一則,他親率百騎精英,如離弦之箭,疾馳皇宮,誓要護住青鸞女皇的周全,保那金碧輝煌的皇宮免遭戰火洗禮。

 太皓身姿挺拔,策馬疾行,心中既有怒火中燒,亦有憂慮重重。

 及至皇宮重地,太皓麾下百騎如鷹隼散開,各自據守宮門要隘,形成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太皓獨身闖入紫宸殿,只見青鸞女皇端坐龍椅之上,鳳目含威,雖處危局而不減半分王者之氣。

 “太皓愛卿,亂世浮沉,卿能忠心至此,朕心甚慰。”青鸞女皇話語中帶著不易察覺的柔情與堅定。

 太皓單膝跪地,以額觸地,聲音堅定:“陛下,臣誓以身家性命,捍衛陛下週全,縱然刀山火海,亦無所畏懼。”

 “敵勢洶洶,內外勾結,我軍雖勇,難敵此等洶洶來犯。”太皓續道,眉宇間盡是憂慮,“陛下,臣懇請,即刻啟程前往安全之所,以待時局明朗。”

 “逃?”青鸞女皇輕輕一笑,那笑容中藏著無盡的傲骨與堅決,“朕,青鸞,自登基以來,何時畏縮過?朕要在此,看他們如何跨過朕的門檻,踏破這片土地!”

 言罷,宮外風起雲湧,戰鼓聲聲,彷彿天地也為之震顫。太皓望著女皇那堅定不移的背影,心中湧動的不僅是敬佩,更有難以言喻的決心。

 太皓當即揮斥方遒,於皇宮之內調兵遣將,將那些隱藏於暗處的禁衛軍如棋盤上的鐵甲棋子,一一佈局到位。他們迅速集結,如同冬日裡被寒風喚醒的松林,個個精神抖擻,嚴陣以待。紫宸殿周圍,頓時築起了一道由忠誠與勇毅交織的人牆,固若金湯,誓要將所有威脅拒之門外。

 太皓的身影在光影交錯間穿梭,他既是運籌帷幄的將帥,又是身先士卒的勇士。他以實際行動詮釋著對青鸞女皇的忠貞不渝,每一句指令都斬釘截鐵,透著不容置疑的堅決:“紫宸殿乃皇家之尊,我輩生死之地,今日,我等便是女皇陛下的銅牆鐵壁,任何宵小之徒,休想越雷池一步!”

 青鸞女皇立於殿中,她的眼眸中閃爍著不屈的光芒,望向太皓,心中湧動的是深深的感激與信賴。在這一刻,她不僅是高高在上的君王,更是與臣民共患難的領袖,她的話語雖輕,卻如晨鐘暮鼓,激盪在每一個人的心田:“太皓,有你,朕心安矣。無論風雨如何變幻,此地,我與你們同在。”

 夜色漸濃,紫宸殿外,風聲鶴唳,殺氣騰騰,而殿內,燈火通明,守衛森嚴,太皓與禁衛軍的堅持,猶如一座不滅的燈塔,照亮了黑暗,也點燃了希望。在這場關乎皇權存亡、武林風雲的較量中,他們用行動證明了何為忠肝義膽,何為武林兒女的鐵血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