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66章 少靈慾策反太皓



            太皓眉峰微蹙,目光如炬,其中既有面對挑戰的毅然,也有對未知變故的憂慮:“半鏨宰相深夜蒞臨,定有大事相商,太皓靜待教誨,願聞其詳。”

半鏨宰相笑容背後,似有千斤重擔,他緩緩道來,語氣中蘊含著難以言喻的複雜情感:“此役非同小可,敵強我弱,朝堂之上,波詭雲譎,各方勢力暗中湧動,局勢如履薄冰。尤為令人揪心的是,民心似流水,易受風向所動。不少城中百姓,驚懼於戰火之苦,竟對叛軍首領姚王玄宵抱有幻想,認為其能帶來安寧,紛紛南逃,投向那未知的庇護。”

太皓聞言,神色一凜,眼中閃過一抹難以置信與深深的憂慮:“百姓乃國之根本,若民心動搖,比任何兵刃都更具殺傷力。半鏨宰相,此事該如何應對?我太皓雖不才,願為穩固民心,竭盡全力。”

半鏨宰相眉頭緊鎖,語氣沉重,似有千斤重壓於心:“此乃本相心腹大患,朝堂之內,風雨飄搖,官員半數已遭姚王和少靈暗中拉攏,更有數位肱股之臣,如今身陷囹圄,令人痛心疾首。此等局勢,如履薄冰,危機四伏。”

太皓聞言,眉宇間亦是凝結起深深的憂慮,他追問:“姚王與少靈的叛軍,其鐵蹄已踐踏至何方?戰線是否已逼近都城?”

半鏨宰相目光一凝,似有不解:“蒼谷將軍未與你細說?”

太皓微微搖頭,語氣中帶著一絲自責:“今日相談,尚未觸及此點。”

半鏨宰相輕嘆一聲,話語中滿是無奈與憂慮,彷彿在訴說著一個時代的哀歌:“實不相瞞,當前局勢,陛下所掌握的,亦不過冰山一角。長江以南,沃土千里,竟已大多落入賊手,局勢之危,遠超想象。”

太皓聞言,震驚之餘,眉宇間難掩憂慮:“此言何意?南方大地,怎會如此輕易失守?”

半鏨宰相苦笑,搖搖頭,話語中透露出幾分沉重:“禍不單行,東北邊陲,亦是烽煙四起,眾多城池知道姚王在西南起義之後,紛紛倒向姚王,豎起了叛旗。官員們的背叛,或許是利慾薰心,或許是絕望中的盲目追隨,人心難測,世態炎涼。”

太皓眉頭緊鎖,似在思考這背後的深意:“人心易變,世事難料,究竟是何種力量,驅動他們放棄忠誠,選擇與國家為敵?”

半鏨宰相目光深遠,語氣沉重:“風起雲湧,大廈將傾,或許,這正是亂世之兆。我曾力勸陛下,與其兵戎相見,不如嘗試與姚王和談,以求暫時的安寧,奈何陛下鐵心拒談,認為與反賊談判,無異於示弱。此番調你歸來,定是寄望於你力挽狂瀾,非為送命,而是希望你能成為這動盪時局中的定海神針。”

太皓沉默片刻,眼神逐漸變得堅定:“無論前路多麼兇險,我太皓既已承此重任,自當不負所托,以身許國,即便逆天改命,也要力保江山社稷,不負女皇與百姓之望。”言畢,他眼神中的堅決,彷彿能穿透黑暗,照亮前行的道路。

半鏨宰相聞言,目光中流露出一絲欣慰與敬佩,彷彿在寒風中找到了一縷溫暖的陽光,他緩緩言道:“太皓將軍,您這等忠肝義膽,置生死於度外的氣概,實乃國之瑰寶,令人欽佩。在這風雨飄搖之際,您的決心如磐石,為動盪的朝堂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太皓回以堅定的目光,語氣中透露出不可動搖的信念與決心:“半鏨宰相,我輩武人,生於亂世,自當以身許國。但請您務必穩住朝堂大局,莫讓內部紛爭成為敵人之資。只有後方穩固,前方的將士方能無後顧之憂,奮力一戰。我太皓此去,誓要以劍斬亂麻,以血肉之軀,築起一道守護家國的銅牆鐵壁。”

半鏨宰相聞言,深深一揖,言語中滿是信任與託付:“太皓將軍,你我在朝中一文一武,如同雙劍合璧,缺一不可。你在外領兵討賊,我自當在朝中穩固根基,清除奸佞,確保糧草物資源源不斷,支援前線。我朝基業,需你我共同守護,方能在這亂世之中,重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