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54章 青鸞公主現狠相

 太皓踏出都童宰相府邸的那一刻,夜色已深,街巷間燈籠搖曳,光影斑駁。他心中如翻江倒海,反覆咀嚼著宰相府內那一番意味深長的話語。都童宰相的眼神,似乎穿透了重重夜幕,直接照進了太皓的心底,既像是一記警鐘,又彷彿是洞悉未來的預言。

 太皓行走在幽長的石板路上,每一步都踏著思緒萬千。都童宰相的警告,或許不僅僅是對他個人的提醒,更像是對整個江湖風雲變幻的預警。宰相話中隱含的深意,似乎在暗示著青鸞公主登基之路的不確定,以及她是否能成為一位英明君主的疑慮。這番話語,如同古潭投石,激起太皓心頭層層漣漪。

 三日之後,晨光微露,卻無法驅散籠罩在千風城上空的陰霾。城南刑場上,人頭攢動,議論紛紛,人們表情各異,有驚懼,有同情,也有獵奇者的興奮與期待。寒月簫,這位曾經風光無限的才子謀士、長襄女皇的男寵,如今被綁於刑臺中央,面對著即將降臨的殘酷命運。

 五匹駿馬,毛色各異,卻被同一股力量牽引,靜待命令。它們不知道自己將扮演何種角色,只是本能地感到不安,蹄聲踢踏,彷彿是大地深處的戰鼓,預示著一場悲劇的開場。

 隨著一聲令下,沉重的鐵鏈繃緊,寒月簫的身軀在那一刻彷彿成了天地間最脆弱的紐帶,連接著生與死的兩端。圍觀的百姓中,有人不忍直視,緊緊閉上雙眼,老者搖頭嘆息,婦孺掩面哭泣,而一些年輕武者,則是面露覆雜的神色,其中有對英雄末路的惋惜,也有對權力鬥爭殘酷的醒悟。

 剎那間,五馬齊奔,力量匯聚一處,撕裂了清晨的寧靜,也撕碎了一個人的過往與未來。刑臺上的景象,令人觸目驚心,卻也成了歷史長河中,一段難以磨滅的記憶。寒月簫的生命,如流星劃過天際,雖然短暫,卻在人們的記憶裡留下了璀璨而悲哀的光芒。

 那一刻,整個刑場彷彿凝固,空氣裡瀰漫著的不僅僅是血腥,還有深深的悲哀與反思。寒月簫的故事,如同一曲悲歌,提醒著世人,權力的遊戲中,往往沒有真正的贏家,只有無盡的唏噓與遺憾。

 就在同一日午後,陰雲低垂,烏雲彷彿是天空沉重的哀悼,覆蓋了整個千風城。刑場上,寒風嗚咽,與之相伴的是數百人的啜泣與哀嚎。寒月簫府邸的男女老幼,如同秋日林間落葉,被無情的風吹散,聚集在了這個冰冷的角落,等待著命運最終的裁決。

 他們之中,有白髮蒼蒼的老者,眼中滿是對塵世的最後一絲留戀;有懷抱嬰兒的婦人,淚痕未乾,卻依然緊緊擁抱著希望的幼苗;還有那些尚未懂得世間冷暖的孩子,懵懂的眼神中閃爍著對未知的恐懼。這上百口人,曾經是寒月簫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卻成了權力鬥爭下無辜的犧牲品。

 劊子手們的刀光在陰鬱的天空下顯得格外刺眼,每一次揮落,都是一個生命的終結,每一滴濺起的血花,都如同一朵朵悽美的彼岸花,綻放在死亡的邊緣。周圍圍觀的百姓,或掩面不忍視,或沉默不語,每個人心中都湧動著複雜的情緒,既有對暴行的驚恐,也有對這悲劇家庭的同情,更有對世事無常的深深嘆息。

 那一刻,刑場上空迴盪的不只是死亡的沉寂,還有歷史沉重的呼吸。它見證了權力之下人性的扭曲,也記錄了江湖與朝堂間複雜糾葛所引發的悲劇。寒月簫一族的隕落,如同一顆流星劃過夜空,雖短暫卻耀眼,留給後人無盡的思索與警示。

 又過了幾日,青鸞公主的鐵腕政策如秋風掃落葉,不遺餘力。她佈下的天羅地網,逐一收攏,那些曾與寒月簫並肩行走於權力之巔的同黨幕僚,無一倖免。他們的名字,曾是朝堂上響亮的號角,如今卻化作了一聲聲沉重的喪鐘,敲響在每一個官員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