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44章 寒柳預謀除異己

客棧內充斥著血腥與死亡的氣息,然而這悽慘的一幕,卻並未引起周圍居民的注意,彷彿所有的聲音都被夜色吞噬,只剩下冷風在空蕩蕩的客棧內外遊蕩,彷彿在訴說著剛剛發生的殘酷殺戮。

次日黎明破曉,曙光微熹,太皓早早醒來,卻聽聞了一則令他心如刀絞的消息——燕舞江南戲班全班人馬於昨夜遭到襲擊,盡數罹難。這個噩耗如同晴天霹靂,讓他悲痛欲絕,一股寒意直逼心底,對寒月簫與柳煙痕的殘暴行徑,他更是痛恨到了極點。昨日他們還能一同在舞臺上揮灑汗水,今日卻已是陰陽兩隔,這世間的無常與冷酷,讓太皓深深地感受到了江湖的血雨腥風與世態炎涼。

他咬牙切齒,憤懣填膺,當下便決定要為無辜的戲班成員討回公道。太皓命令府上的家丁備好喪車,親自挑選了最為尊重死者、敬畏生命的幾位老僕,一同前往春來客棧,親手將那些不幸遇難的戲班成員遺體一一收斂。

陽光初照大地,一行人來到客棧,只見現場一片狼藉,橫七豎八的屍體與斑駁的血跡刺痛了每個人的眼睛。太皓強忍悲痛,指揮家丁小心翼翼地搬運遺體,生怕驚擾了亡者的靈魂。

他們在郊外找了一處風景秀麗的山坡,挖出了一個個深深的墓穴。那裡的山花爛漫,溪水潺潺,似乎是大自然為逝者提供的最後安慰。太皓親自為每一位戲班成員寫下輓聯,懸掛於墓碑之上,希望他們在天之靈能夠感受到他的哀悼與懷念。

在一片肅穆的氣氛中,太皓帶領眾人祭奠亡魂,焚燒紙錢,向天禱告,希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能過得安詳。那一刻,他心中暗自發誓,無論付出何種代價,都要為這些無辜的伶人們復仇,揭露寒月簫和柳煙痕的滔天罪行,讓正義得以昭彰。

當日早朝過後,都童宰相請太皓又到了城外的貓都客棧。都童宰相滿面愁容,眼中閃爍著不屈與無奈,他在客棧的僻靜一隅,與太皓相對而坐。客棧內,爐火熾烈,照亮了兩位志士憤怒而決然的臉龐。都童沉聲訴說,言語中充滿了憤慨:“朝中的諸多大臣,似乎都被寒月簫、柳煙痕及其背後的青鸞公主震懾住了,今日早朝,那些口口聲聲稱頌天下太平、百姓安樂的官員們,竟無一人願意站出來揭露真相,實在是讓我怒火中燒,扼腕不已。”

太皓聽罷,內心猶如翻江倒海,他急切地追問:“長襄女皇對此有何看法?她終究是一國之主,總不至於全然被矇蔽吧?”

都童黯然嘆氣,眉宇間流露出深深的憂慮:“在我看來,女皇陛下對此事的態度頗顯矛盾,她似乎在懷疑與信任之間徘徊,半信半疑,難以決斷。”

太皓緊握拳頭,提起被貶至邊疆的驃騎大將軍少靈,他的目光炯炯,透露出強烈的正義感:“難道少靈被貶之事,長襄女皇就沒有想過要查明真相,為他平反冤屈嗎?”

都童搖了搖頭,面上閃過一抹痛苦的神色,他一字一頓地吐露了實情:“柳煙痕掌握了一份看似確鑿的證據,直指少靈將軍在履行驃騎大將軍職責時有所疏失,加之他們運作巧妙,使得這份證據看上去無可辯駁。正因為如此,即便女皇陛下心存疑慮,也無法公然為少靈將軍翻案。”

太皓聞此,胸中燃起一團怒火,他豁然起身,雙目噴火,質問道:“難道我們就真的束手無策,坐視這些朝中佞臣一手遮天,顛倒黑白嗎?”其言辭鏗鏘,滿含悲憤與不屈,決心與邪惡勢力鬥爭到底的決心,猶如一把銳利的劍,劃破了昏暗客棧中的壓抑氣氛。

此刻,正當都童宰相與太皓在客棧中激憤交談之際,忽然一名都童身邊的隨從身影急遽掠入,他滿臉焦急,步履匆忙,徑直來到都童耳邊,低語數語,而後匆匆退出,那身影很快便消失在了客棧之外的陰影之中。

頃刻間,都童原本堅毅的面龐驟然蒼白如紙,原本明亮的眼眸瞬間黯淡無光,一道道深深的皺紋猶如溝壑般縱橫在額頭上,那是悲傷與絕望的痕跡。他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悲痛,淚水無聲滑落,滴在了胸前的官袍上,浸溼了那一抹硃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