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42章 戲臺下太皓面聖

他面容俊逸,原本凌厲的眼神此刻柔和了幾分,眉宇間勾勒出一種戲劇化的剛毅與灑脫。他特意為自己描繪了一副精緻的武生面譜,以濃墨重彩勾畫出五綹長髯,威猛中透出儒雅,額頭上勾勒的火焰紋象徵著無畏的勇氣,眼角那一抹斜飛入鬢的紅暈,則宛如朝陽初升,映襯得他整個人熠熠生輝。鼻樑挺直如劍,臉頰兩側塗以淡青,更顯其鐵骨錚錚的男兒本色。

身著一套華麗繁複的武生戲服,外袍繡著翻騰的金色祥龍,栩栩如生,彷彿隨時都能破衣而出,翱翔九天。腰束玄黑色絲絛,佩掛一口精鋼打造的假劍,劍鞘鑲嵌寶石,閃爍著冷冽的光芒。腳蹬一雙厚底靴,踏地有力,每一步都似能激起千層波瀾。武生帽上的雉翎飄逸靈動,隨著他的步伐搖曳生姿,彰顯出一股雄渾而又飄逸的氣質。

太皓一身武生裝扮,混跡在戲班之中,無人能夠識破他的真實身份。他舉手投足間,皆流露出一種屬於舞臺的獨特韻味,又不失江湖兒女的俠肝義膽,恍若從戲曲中走出的英雄人物,即將在這皇宮大內上演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戲碼。

進入皇宮禁地,戲班的伶人們在金碧輝煌的迴廊中穿梭,最終被引入一座氣勢恢宏、雕樑畫棟的殿堂——含元殿。這座殿堂之內,巍峨寬闊,富麗堂皇,早已搭建好的戲臺上朱簾低垂,背景繪有仙山瓊閣,雲霧繚繞,恍如仙境降臨人間。伶人們紛紛忙碌起來,整理行頭,磨礪道具,面上帶著緊張又興奮的神色,靜候著這場宮廷盛宴的開鑼。

太皓藉著後臺帷幕的縫隙,小心翼翼地朝著臺下望了過去,儘管華燈璀璨,光影交錯,卻並未捕捉到長襄女皇的身影,她依舊神秘莫測,尚未顯現真容。他心中暗自揣測,長襄女皇究竟會何時駕臨。

這時,雨路藍班主沉穩地發號施令:“半個時辰之後,吾輩就要粉墨登場,各位務必各司其職,切勿有半點差池。”言畢,眾伶人各自點頭,深吸一口氣,繼續投入最後的準備工作。

時間如同沙漏中的細沙,悄然流逝。正當眾人屏息凝神之際,忽聞一聲尖銳而又莊重的嗓音自臺下傳來:“皇上駕到!”這四個字猶如平地驚雷,瞬間將整個含元殿內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太皓再度悄無聲息地探看,只見那厚重的珠簾徐徐拉開,四名身著紫衣的太監穩穩抬起一頂金邊玉飾的步輦,緩緩步入視野。步輦之上端坐的,正是那威嚴而不失柔美的長襄女皇,鳳冠霞帔,儀態萬千。而在女皇身邊緊隨的,是一位氣度不凡的女子,身披青色素錦戰袍,眉眼間英氣逼人,正是太皓猜測中的青鸞公主無疑。

青鸞公主的目光如鷹隼般犀利,似乎能洞穿一切虛妄,這讓太皓心頭一凜,深知此番行動更要小心謹慎,須待時機成熟,方能伺機而動,完成這一場交織著刀光劍影與悲歡離合的宮廷之戲。

演出終於在一片肅穆中拉開了序幕,樂師們敲擊編鐘、彈撥古箏,琴瑟和鳴,音樂聲如流水潺潺,漸入佳境。舞臺上的燈光透過五彩斑斕的油紙燈籠投射而出,映照出一幅幅瑰麗的畫卷,彷彿時空流轉,歷史再現。

開場的是一出《龍鳳呈祥》,旦角輕移蓮步,悠揚唱腔婉轉悠揚,舉手投足間流露出閨秀之嫻雅;淨角則以其雄渾激昂的嗓音詮釋著忠肝義膽的豪傑形象,引得臺下觀眾拍案叫絕。

正當臺上熱鬧非凡,《龍鳳呈祥》的劇情步入高潮之時,一旁的側幕條輕輕掀動,預示著新角色的登場。緊隨著幕後人的一聲低喝“太皓準備”,太皓迅速整理好行頭,面帶堅毅,胸藏激情,準備投入這場宏大的戲劇世界。

此時,舞臺上正在進行一場精彩的武打場面,主演們正激烈對決,刀光劍影之間顯現出英雄本色。就在雙方勝負難分的關鍵時刻,太皓從舞臺一側疾步而出,他的出現並未打破原有的節奏,反而像是水到渠成般自然融入劇情。

太皓緊跟主角的步伐,在恰當的時間點加入戰局,他或是協助主角抵擋敵手的攻擊,或是為扭轉局勢做出關鍵一擊。每一個動作、每一次翻騰都嚴格遵循著傳統戲曲的程式規範,同時又注入了個人獨特的理解和表現力,使得即便是短暫的出場,也讓觀眾眼前一亮,紛紛低聲讚歎:“這跑龍套的武生,倒也有一身好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