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38章 太皓與都童密談

 太皓的目光猶如劍鋒般犀利,直視都童宰相,一字一頓地問道:“確實,都童宰相,請直言相告,現今朝廷究竟陷入了何種困境?”

 都童面色沉重,目光中閃爍著憂慮與憤怒的火花,他娓娓道來:“自那次與吐蕃的戰役慘敗之後,長襄女皇深受打擊,如今已然遁入深宮,不理朝政,朝廷的大權已落入青鸞公主與女皇身邊的兩大寵臣之手,他們翻雲覆雨,一手遮天。”

 太皓聽聞此言,臉上浮現出懊悔與悲憤交織的表情,他咬牙切齒道:“當初若我知道長襄女皇會如此昏聵無能,真該在她尚未登上皇位之時,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都童搖頭嘆息,神色愈發嚴峻:“如今說什麼都已經晚矣,如今朝廷之內,隻言片語稍有不慎,便會引來殺身之禍。你我能夠倖免於難,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想當初的八大攝政大臣,如今除你我之外,其餘六位均遭到暗殺,甚至連桑雅公主也在兩年前離奇身亡,死因至今不明。”

 太皓聽罷,震驚不已,眉峰緊鎖,疑雲密佈:“這一切,難道都是青鸞公主與那兩位男寵所為?”

 都童點頭確認,眼中滿是憤慨與無奈:“沒錯,他們為了穩固手中的權力,對於任何有可能威脅皇權的存在,都毫不留情,手段毒辣至極。”

 太皓心緒難平,又問道:“可是,他們為何要對桑雅公主下手?她不過是個遠離朝政的公主。”

 都童沉痛地解釋:“長襄女皇開創了女性稱帝的先例,而桑雅公主賢良淑德,深受朝野敬仰。他們擔心朝中官員會擁戴桑雅公主重新登基,所以對她下了毒手,以此消除潛在的隱患。”言畢,他與太皓對視一眼,他們的眼中都燃燒著為國為民、除暴安良的熊熊烈火。

 太皓凝視著都童宰相,那目光中既有對時局的憂慮,又有對未來的期許。他深知都童宰相心中的痛苦與無奈,但仍滿懷希望地詢問:“都童宰相,你對此又有何長遠謀劃?”

 都童宰相面容沉鬱,那張原本剛毅的面孔此刻顯得異常疲倦,他搖搖頭,彷彿卸下了所有的偽裝與驕傲,苦澀地道:“我雖掛著宰相之名,但實際上早已被架空,形同虛設。如今,我所能做的,唯有盡力維繫朝廷的微弱秩序,但更多時候,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大廈將傾。”

 太皓聽聞此言,深感痛心疾首,他深知官場險惡,上書朝廷可能無濟於事,但仍然寄予一絲希望:“若是能擬一道奏摺,詳細陳述當前危機,呈交給長襄女皇,或許還能激起她對國家的關注,或許,尚有一線轉機。”

 都童宰相嘆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他無奈地搖了搖頭,低聲道:“太皓大人,你還不瞭解如今的朝廷現狀。長襄女皇沉迷於個人情感,對朝政置若罔聞,即使是金石之言,也難以觸動她冰冷的心。那些奏摺,只怕還沒到她跟前,就已經被那些阿諛逢迎之輩攔截、銷燬。”

 太皓聽罷,心頭一緊,那股壓抑不住的焦急與憤怒讓他握緊了拳頭,他目光堅定地望著都童宰相:“即便如此,我們也絕不能坐視國家一步步走向深淵。我等生於斯,長於斯,身為俠義之士,必當竭盡全力,尋找挽救之法,哪怕前方荊棘叢生,哪怕付出生命之代價,也要守護這片土地。”

 都童宰相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他對太皓大俠的赤忱之心由衷讚歎:“太皓大人矢志不渝的赤子情懷,確是令本官心生敬佩,當今之世,能有如此以國家大義為重的俠義之士,實乃我東方帝國之幸。”

 太皓急切地追問:“都童宰相,那麼在當前形勢下,我該如何才能得以入宮,親自面見長襄女皇,以曉以利弊,喚醒她對國家的責任與擔當?”

 都童宰相面色沉重,眼中閃過一絲無奈:“太皓大人,如今的皇宮戒備森嚴,尤其是在朝廷亂局之中,普通官員早已失去了覲見女皇的機會。皇宮之內,不僅早晚朝儀廢弛,就連正常的公務也無法正常進行,要想順利入宮,委實難如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