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33章 蒼谷表明招安意

 蒼谷點了點頭,他手中握著的橫刀在燭光下閃爍著寒光,彷彿映照出他的決心:“正是如此,招安入朝,利用朝廷的力量來保護更多的百姓,這是我心中的最佳選擇。然而,如何順利招安,怎樣說服朝廷接納我們,這仍是困擾我的難題。”

 太皓思索片刻,提議道:“蒼谷兄曾經也在朝中為官,何不親自上書朝廷,陳述我等心願,展示我們願意歸順朝廷,共同守護江山社稷的誠意?”

 蒼谷聽後,卻是微微搖頭,眼中閃爍著複雜的情緒:“今非昔比,朝廷已非昔日的朝廷,權臣當道,皇權旁落,上書未必能直達天聽。而且,朝廷中人對我們這些江湖草莽,只怕更多的是疑懼與排斥,招安之事,怕是任重而道遠。”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當前局勢的清醒認識,同時也彰顯了他為實現心中理想而不屈不撓的決心。

 太皓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深吸一口氣,慨然道:“既然如此,我更要前往朝廷一趟。現如今,天下動盪,百姓塗炭,我等江湖中人雖避世于山野之間,卻也不能坐視不理。我願藉此次機會,代蒼谷兄向朝廷闡明爾等歸心之志,或許能觸動某些朝廷重臣,甚至是喚醒長襄女皇那沉睡的仁心。”

 蒼谷面色凝重,他注視著太皓,眼中流露出讚賞與擔憂交織的情感,他緩緩道:“太皓兄弟,你的決心令人欽佩,但你可知,如今的朝廷早已是暗流湧動。長襄登基之後,雖曾展現過英明果斷的一面,但她對周邊國家的挑釁,尤其是那次與吐蕃的戰亂,不僅損耗了大量的國力,也讓她失去了民心。戰亂過後,她似乎心灰意冷,幾乎不再過問朝政,整日沉浸在後宮之中,疏於政務,導致朝中奸佞當道,國勢日漸衰微。你此次進京,恐將面臨諸多挑戰與阻撓,還需萬分小心才是。”

 太皓聽罷,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決然:“我明白此行艱險重重,但正如你所說,我們都是為了天下百姓而活,哪怕前方荊棘密佈,我也願一試。若能喚回朝廷對百姓的關愛,或者找到新的合作契機,就算曆經艱難,也是值得的。”

 蒼谷回首看向那座巍峨的參衛山,山中每一寸土地都浸染著他們灑下的汗水與熱血,他目光深邃,面容沉穩,對太皓講述了更多詳情:“太皓兄弟,你可知這參衛山上的一眾兄弟,許多都是出身於廟堂,曾在朝中擔綱要職,有的是我這樣的武狀元,一身武藝冠絕群倫,卻因不滿朝廷的腐敗與不公,憤而辭官,選擇棲身在這片江湖;也有的是因為不慎犯下些許過錯,被逼無奈,只好落草為寇,棲息在這崇山峻嶺之間。他們皆是心懷家國、志向高遠之人,倘若朝廷有意招安,恐會對他們的過去糾纏不清,苛責不休。”

 太皓聽罷,心中對蒼谷的見識與深情厚誼更加欽佩,他深吸一口氣,回應道:“蒼谷兄,我今日親聞你的肺腑之言,已深明你為何執意尋求朝廷招安,你希望這些昔日的官員、今日的英雄能洗刷罪名,重歸社會,為國家效力,為百姓造福。”

 蒼谷拍了拍太皓的肩膀,眼神中閃爍著信任與期待:“太皓兄弟,你胸懷大志,一身正氣,若朝廷對此事無動於衷,我願將這參衛山的首領之位讓予你,讓你帶領我們走出困境,開闢新的出路。”

 太皓堅定地看著蒼谷,眼神中透露出不屈不撓的毅力與決心:“蒼谷兄,既然命運讓我在參衛山與你相遇,我便不會對大家的未來坐視不理。我這就啟程前往都城,親自去見長襄女皇,查明真相,為諸位兄弟爭取一個光明的前程。”

 蒼谷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如同山間深沉地迴響:“太皓兄弟,今日不宜趕路,且先在山上歇息一晚,我已提前安排了一場盛宴為你接風洗塵。”言罷,他那粗獷的臉上浮現出一抹真誠的笑意,眼中閃爍著期待與友誼的光芒。

 太皓聞聽此言,感覺腹中飢腸轆轆,加之對蒼谷的熱情款待盛情難卻,遂爽快地點點頭,欣然應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