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32章 參衛山英雄名冊

 蒼谷在一旁瞧見啞善的動作,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感動與理解,他輕拍啞善的肩膀,寬厚一笑,言語之中充滿了真誠與豪情:“啞善兄,你這一句‘多謝’,我已經聽了無數次,每一次都重逾千鈞。你不必再謝,我蒼谷行走江湖,救人於危難,本就是分內之事,更何況你是太皓兄弟的師兄。”

 接著,啞善轉而面向太皓,手中的筆再次舞動,寫下的幾個字猶如春風拂面,溫柔而堅定:“不要哭,我很好。”這幾個字在太皓眼前跳動,像是蘊藏著一種堅韌的力量,讓悲痛欲絕的太皓心頭一暖,淚水在眼眶中閃爍,卻強忍著不讓其滑落。

 太皓低頭凝視著啞善用心寫出的安慰之語,用力地點了點頭,話語中帶著一絲哽咽卻又堅定無比:“師兄,看到你能平安無恙,我心中的石頭終於落地。”

 啞善的手指在紙面上靈動地跳動,一行字跡躍然紙上:“琈玉姑娘可曾找到?”那筆觸之間,彷彿蘊含了啞善長久以來的牽掛與期待。

 太皓輕嘆了口氣,回道:“師兄,琈玉已經找到了她的幸福,嫁給了心儀之人,日子過得安穩而美滿。”啞善讀罷,面上綻放出欣慰的笑容,彷彿看到了琈玉的幸福生活,那笑容無聲卻動人,充滿了祝福與歡喜。

 接著,啞善又寫下一行字:“大西兄弟呢?現在何方?”字裡行間,流露出對同門手足的深切關心與懷念。

 太皓目光柔和地回答:“大西已經選擇了另一條道路,他出家為僧,潛心修行佛法,現下在武夫山中平靜度日,過得也算怡然自得。”啞善聽聞此言,臉色驟然變得悲涼,那種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失落與遺憾,唯有通過他緊鎖的眉頭與黯然的眼神傳遞出來。

 啞善手中的筆接著在紙上停滯了剎那,那兩個字“念雨”還未完全落下,就被太皓敏銳地捕捉到了,他心頭一緊,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念雨這個名字,就像一道閃電劃破了時光的長河,喚醒了太皓內心深處對那個女子無盡的思念與牽掛。

 啞善原本打算繼續寫下關於念雨的詢問,卻被太皓適時制止,那未完的兩個字,似乎帶著千斤重量,重重地壓在了紙上,也壓在了他們師兄弟倆的心頭。儘管太皓內心對念雨的境況始終掛懷,但他不願在這個時刻打破啞善內心的平靜,更不想揭開自己一直努力壓制的那段刻骨銘心的記憶。

 太皓輕咳一聲,儘量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穩:“師兄,念雨她現在也挺好的,不必過於掛念。”他的話語中,藏著一份刻意為之的鎮定與堅強,試圖藉此安慰啞善,也給自己找個藉口暫時不去面對那個久未重逢的女子。

 太皓伸出雙手,緊緊握住啞善那隻因歲月與苦難而略顯粗糙的手掌,他的眼神堅定而誠懇:“師兄,無論是琈玉,還是大西,甚至是念雨師妹,他們都找到了各自的生活,過得安穩且有尊嚴。你不必太過擔心,我們只需要相信,他們都有著自己的命運和歸宿,就如同我們選擇投身江湖,他們也有各自的精彩舞臺。”

 蒼谷在一旁也深有感觸,他拍拍太皓的肩膀,聲音中充滿了豪邁與豁達:“太皓兄弟,既然你已經來到我們參衛山,不如就此留下來,做個逍遙自在的山寨大王,不必再受那塵世紛擾,與我們一起在這青山綠水間暢飲江湖,豈不快哉?”這句話如同一曲激昂的戰歌,喚起了太皓內心深處對自由與俠義的嚮往。

 太皓目光炯炯,表情嚴肅,對蒼穀道:“蒼谷兄,有一樁關乎我東方帝國存亡的大事,我必須告訴你。不久前,我深入突厥,窺見了他們對我東方帝國的覬覦之心,如同猛狼環伺羔羊,隨時可能發動侵襲。而今我朝內外交困,民生艱辛,國力日漸衰微,身為江湖兒女,我怎能坐視不理?我決定返回都城,面見當今長襄女皇,將民間疾苦與邊境危機如實稟告,期望她能及時醒悟,挽救我東方帝國於水深火熱之中。”

 蒼谷聽聞此言,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他緊皺的眉頭像是刻畫著江湖與廟堂的矛盾糾葛。他沉吟半晌,目光深邃如星,緩緩問道:“太皓兄弟,你認為長襄會接納你的建議,聽取真相嗎?畢竟朝廷之上,阿諛奉承之輩眾多,真相往往會被粉飾太平所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