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29章 太皓欲登參衛山

鑄鐵翁聞此言,臉上雖泛起一抹羞赧的紅暈,但眼中卻閃爍著驕傲的光芒,略帶嗔怒地反駁道:“你這婆娘,說得好像我手藝退步了一樣。要知道,參衛山上的八十一位大俠,每年都會如期而至,找我定製他們的兵器,這一點可不能否認。”

老嫗聽罷,抿嘴笑了笑,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好好好,除了那八十一位神秘的俠客,的確沒有其他人再來找你了。可是,那參衛山上的大俠究竟是何來歷,每年需要這麼多兵器,誰知道他們是不是在做些什麼見不得光的事?倘若有一天捅了簍子,連累到你,到時候有你好受的。”

鑄鐵翁聽後,神色一正,眉宇間透出一股凜然正氣:“休得胡言亂語,參衛山乃是武林中的名門正派,他們怎會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來?我鑄的兵器,只會用來斬奸除惡,匡扶正義。”話語間,他彷彿看到了自己打造的每一件兵器,在江湖兒女手中熠熠生輝,守護著世間的和平與安寧。

太皓聽罷,眼中閃爍著獵奇與探索的火花,他追問道:“這參衛山,傳聞之中宛如仙境,卻也似龍潭虎穴,不知它確切的位置在哪裡?”

鑄鐵翁見太皓對此山興趣濃厚,遂抬起手中的茶碗,輕輕一指遠方的巍峨山巒:“此山便位於那地平線的邊緣,朝霞初升或夕陽西下時,常有金色霞光在其頂峰閃耀,那就是參衛山。我們這座村落之所以能在戰亂不斷、乾旱貧瘠的年代裡仍能維持基本的生活,全賴參衛山上那一群豪傑。他們每隔一段時間便會送上豐富的物資,作為我們為其打造兵器、縫製衣甲的回饋。”

太皓聽聞,心中暗自稱奇,讚歎道:“原來如此,這參衛山竟如此特別,既是村民們的守護者,又充滿了神秘色彩。”

老嫗接著回憶道:“想當年,那山上的野菜遍地,野豬成群,我們都會上山採集打獵。自從那八十一位大俠相繼進駐參衛山後,村民們再也不敢擅自上山,彷彿那裡成了禁地。”

太皓聽罷不解,追問:“為什麼村民們不能再上山了呢?他們在山上又在做些什麼事情?”

老嫗搖頭嘆息,面露惶恐:“具體他們在山上搞什麼,我們這些尋常百姓根本無從知曉,只知道從那時起,山下的生活就與之前截然不同了。”

太皓的冒險精神被激發出來,他雙眼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越是神秘,我反倒更想去參衛山上一看究竟。”

老嫗見狀,不禁緊張地勸阻:“公子你可萬萬不可,那山上據說兇險異常,去了可能就有去無回。”

鑄鐵翁不以為然,反駁道:“婆娘你這話就說重了,我上個月還親自上山一趟,順利完成交易,不是安然無恙地回來了嗎?”

老嫗仍然心有餘悸:“你可別忘了,坊間傳說參衛山周邊白骨累累,許多無辜百姓喪命於此。”

鑄鐵翁微微皺眉,糾正老伴兒的說法:“那些過去的慘劇,皆源於參衛山舊時的俠客所為。如今山上居住的,大多是一批年輕的俠士,他們秉持俠義之道,早已非昨日之輩。”

太皓聽聞此言,對參衛山的歷史變遷倍感興趣,他接著問道:“原來參衛山上的俠客經歷了多次更迭,前後有哪些不同的俠客群體,他們又各自留下了怎樣的故事?”

鑄鐵翁娓娓道來,語氣中充滿歲月的沉澱與記憶的斑駁:“總共也就住過兩批不同的俠客,那時我還是個小夥子,參衛山上活躍著一批德高望重的老俠客,他們以武藝卓絕、行俠仗義聞名於世,是當時江湖中的一座燈塔。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那些老俠客一個個凋零而去,有的戰死沙場,有的壽終正寢,而他們的武學秘籍與江湖經驗卻未能得到妥善傳承,以至於那段時間參衛山一度陷入了沉寂,成了空山幽谷,荒蕪而冷寂。直至某一年的春天,一股新的血液注入了參衛山,起初只有寥寥數人,他們是懷著對俠義精神的嚮往與追求,登上了這座曾經的英雄殿堂。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群新人以其獨特的魅力與實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青年才俊加入,他們勵精圖治,逐漸重建了參衛山的榮光,使其再次成為江湖上的一顆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