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26章 衙門內太皓逃脫

直至日頭正當午,堂外銅鑼三響,一名身著深藍官袍的官差才氣喘吁吁地疾步走入公堂,他的身影在熾烈的日光照射下拉出一道長長的影子,顯現出幾分緊張而又匆忙的氣息。他正是北峰城司法參軍伍正,伍正五官剛毅,眉宇間流露出一股難以掩飾的焦急與決斷,甫一登堂,便迅速整冠正襟,朗聲道:“本官伍正,因城主與眾將領外出未歸,今日由我暫代審案。堂下之人何名,所犯何科?”

聞聽此言,一名身形魁梧的衙役立刻上前一步,抱拳稟報:“參軍大人,此人喚作太皓,涉嫌竊取官署水源,觸犯律法。”

伍正聞聽“偷水”二字,面色陡然一沉,雙目精光一閃,厲聲道:“偷盜官水,此乃關係民生的大事,按律當處以重擊五十,即刻收押大牢!”話語擲地有聲,猶如雷霆炸響於空蕩蕩的公堂之中。

然而,太皓並未因此而懼怕,反而挺胸抬頭,目光堅定,向伍正申辯道:“伍正參軍,請聽在下一言。在下確乎取用了官水,然此舉並非為了一己私利,實則是為了緩解城中百姓飲水之困,所取之水未曾挪作它用,亦未流入他人囊中,只求能解燃眉之急。望參軍大人明察秋毫,莫讓一心為民者蒙受不白之冤。”

伍正冷眼瞧著眼前這位氣度非凡的男子太皓,眉宇間透出一股沉穩而傲然的氣質,心中暗忖:“此人言辭犀利,看似胸有成竹,卻不知是真是假。”他凝聲質問:“太皓,你這是要公然抗我北峰城之令,挑戰律法尊嚴麼?”

太皓凜然不懼,眼中閃過一絲悲憫與堅毅,回應道:“伍正參軍,北峰城百姓的艱辛困苦,滿城皆知。如今你竟因我取了幾缸救命水,便欲嚴懲於我,實乃過於苛刻。你要明白,在這茫茫荒漠之地,每一滴水都如同黃金般珍貴,關乎萬千黎民生死。”

伍正神色一凜,厲聲道:“在我北峰城,竊水者即盜取生命,無論大小,均視為死罪。你今日此舉,已觸犯天條人律!”

太皓挺直腰桿,擲地有聲:“在下雖遠離廟堂,但昔日確實曾在朝中任職,位列玄呈皇帝駕崩前欽點的八大攝政大臣之一。此番途經貴地,正是要趕往千風城面見聖上,將北峰城的疾苦現狀如實稟報,力圖改變這一惡劣境況。”

聞得此言,伍正臉色稍變,卻又冷笑一聲:“哼,玄呈皇帝之事,早已是塵封歷史,你若以為以此虛言能誆騙我等,那可真是看錯了人。”他揮手示意,一臉不屑地對身邊的衙役下令,“速速將此人收押大牢,莫要再在此胡言亂語!”

衙役領命,卻又遲疑地詢問:“伍正參軍,是否還要施以鞭刑再行收押?”

伍正眼神一寒,話語中滿是決絕:“打,當然要打,重重的打,五十棍子不留情,讓他記住這北峰城的規矩。之後,再將其投入大牢,讓他好好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隨著話音落下,整個衙門內瀰漫起一片肅殺之意,彷彿預示著一場風暴即將來臨。

此時,一旁站著的另一位衙役面帶憂慮,恭敬地稟報:“伍正參軍,今日據牢中的獄卒所言,牢裡那些囚徒,已有一半凋零離世。其遺體均無人問津,無人領走。所以卑職特來詢問參軍,是應當就地焚燒,還是依照舊例,將遺體送往城外的亂葬崗?”

伍正道沉思片刻,緩緩開口:“給他們留個全屍吧,拉到城外去。”

此言一出,太皓心中一凜,暗忖自己若是真的被投入那陰森的大牢,恐怕也是凶多吉少,難以再見到明日的陽光。

於是,他鼓起勇氣,再次向伍正道開口:“伍正大人,你當真要一意孤行,將我關入大牢嗎?”

伍正道聞言,眉頭一皺,不悅地反問道:“你是在質疑本官的決策嗎?本官早已決定,定要依法將你拘押。”

太皓深吸一口氣,沉聲道:“在下本不想與各位為敵,更不想在此地動武。但你們若執意如此,那也別怪在下無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