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382章 長襄親自請太皓



            聽到太皓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都童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無奈之情,他深知太皓的性格,知道一旦他決定的事情,很難再有所改變。但他也明白,女皇陛下對太皓的期望極高,希望能借助他的智謀和武藝來平定朝中的紛爭。

他長嘆一聲,緩緩說道:“太皓大人,您真的不再考慮一下嗎?女皇陛下對您的信任和期待,可是無人能及的。”

太皓微微一笑,搖了搖頭道:“都童大人,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我真的已經厭倦了朝堂的紛爭,只想與胥媱一起過著平靜的日子。請你回去告訴女皇陛下,她的心意我領了,但我無法再為她效力了。”

都童聞言,心中一陣失落。他知道,再勸下去也無濟於事,只能尊重太皓的決定。他站起身來,拱了拱手道:“太皓大人,既然您已經決定了,那我就不再強求了。我會如實向女皇陛下稟報您的決定。希望您能保重身體,江湖路遠,多加小心。”

說完,都童便帶領著手下離開了武榮城,踏上了返回都城的道路。他的心中充滿了無奈和遺憾,但他也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和追求。他只能希望太皓能夠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同時也希望女皇陛下能夠理解並接受這個決定。

都童回到繁華的都城,心中卻滿載著沉重與無奈。他步履匆匆地走進金碧輝煌的皇宮,將自己在武榮城的遭遇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女皇長襄。

長襄聽後,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她緩緩開口:“你說劉玄德請諸葛孔明出山,三顧茅廬,誠意十足。那麼,我們要不要再去請太皓一次呢?”她的聲音雖輕,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堅決。

都童苦笑一聲,搖頭道:“陛下,連我這個宰相都親自去請他了,再去請,誰去呢?難道陛下您……”他的話語未盡,但意思已明。

長襄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她站起身來,走到窗前,望著遠方,緩緩道:“沒錯,朕決定親自去一趟武榮城。”

都童聞言,大驚失色,連忙勸阻道:“陛下,請三思啊!武榮城距離千風城山高路遠,您萬金之軀,實在不宜涉險。若是路上遇到什麼麻煩,那可如何是好?”

長襄轉過身來,看著都童,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她淡淡地說道:“都童愛卿,朕的決定不會再變了。太皓的智謀與武藝,對朕來說至關重要。為了國家,為了百姓,朕必須親自去請他出山。你只需為朕安排好一切,朕自有分寸。”

都童看著長襄堅定的眼神,知道再勸也無用,只能無奈地嘆了口氣,道:“陛下,既然您已經決定了,那臣就為您安排下去。只是,請您務必小心,一路上多加防範。”

長襄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一絲微笑。她知道,這次前往武榮城,必將是一場充滿未知與危險的旅程。但她也相信,只要心中有信念,有決心,就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她前進的腳步。

為了確保此行的安全,長襄女皇精心策劃,並未將自己即將出宮的消息公之於眾。整個朝堂之上,唯有宰相都童知曉女皇的這一秘密行動。女皇對外宣稱自己身體抱恙,需要閉關修養半個月,而期間的所有政務,便全權交由都童宰相代理。這一安排,既是為了保證朝政的正常運轉,也是為了掩蓋女皇的真實行蹤。

在五十名精銳禁軍的嚴密護衛下,兩名宮女服侍著長襄女皇踏上了前往武榮城的旅程。她身著普通官服,行事低調,一路上儘量避免引起過多的注意。沿途的百姓只知道是某位官員路過,誰也未曾想到,這支看似普通的隊伍中,竟藏著當今的女皇陛下。

女皇深知此行路途遙遠,且充滿未知,因此她時刻保持警惕,不敢有絲毫大意。每當夜幕降臨,她都會命令禁軍加強戒備,以防不測。而白日裡,她則利用一切機會觀察沿途的風土人情,以便更好地瞭解民情民意,為日後的治國理政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