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250章 祖仁希德提建議



            卓爾北讚道:“祖仁大人,我身為吐蕃的大相,不得不提醒您一句,近年來我們吐蕃與南詔的邦交關係,究竟該往哪個方向發展,尚未可知。因此,我希望您能夠謹慎行事,不要輕易涉足南詔的內部事務。我們雖然與南詔有著友好的關係,但是我們的利益並不一定完全一致。所以,我希望您能夠認真考慮一下這個問題,以免對我們吐蕃造成麻煩。”

祖仁希德聆聽了卓爾北讚的言辭,他回應道:“卓爾大相,你無需在此問題上對我進行提醒。你應當銘記在心,老夫曾擔任過吐蕃王朝的大相之職,對於如何處理與周邊邦交國的關係,我瞭然於胸。在我們尚未與南詔國開戰之際,對於南詔國使臣的請求,我們仍需予以配合。”

太皓聆聽著他們的談話,終於明白了吐蕃與南詔國之間的紛繁往事。原來,在遙遠的往昔,兩國曾連年征戰,烽火硝煙瀰漫於邊疆。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戰爭的烽煙逐漸平息,兩國決定放下仇恨,攜手共建和平。

在建交之後,祖仁希德被當時的吐蕃贊普任命為常駐南詔國的使臣,肩負著溝通兩國、促進友好的使命。他以智慧和膽識,成功地化解了無數危機,使得兩國關係逐漸回暖。

然而,好景不長,吐蕃與南詔兩國的關係再次陷入矛盾重重的境地。直至揚烏榮贊之時,兩國關係已差到了極點,彷彿一場戰爭一觸即發。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儘管雙方劍拔弩張,卻並未斷交。其中的原因,便是因為吐蕃的軍隊掌握在尚結雲贊手中。

尚結雲贊,這位英勇善戰的將領,正是祖仁希德陣營中的中流砥柱。正是因為他的存在,才使得吐蕃與南詔國之間的戰爭始終未能打響。而這一切,都源於祖仁希德與南詔國的君臣關係甚篤。他們之間的友誼,如同一股暖流,穿越時空的隔閡,溫暖著兩國子民的心田。

祖仁希德繼續說道:“對於南詔國之事,暫且不談,對於那些狂影門弟子,卓爾大相有沒有更為精妙的處理方法?”

卓爾北贊沉聲說道:“據我所知,狂影門的弟子們遵循著嚴格的等級制度。他們的堂主遭受了凌遲之刑,這無疑會讓他們陷入混亂之中。然而,我們並不需要將所有軍力都消耗在這些狂影門弟子身上。我們可以發佈一份公告,對於那些級別較低的狂影門弟子,我們可以告誡他們,如果他們不願意承受牢獄之苦,就請他們離開吐蕃。對於那些儘早離開的人,我們可以給予一些銀兩作為盤纏。而對於那些級別較高的狂影門弟子,我們可以逐一抓捕,然後進行審查。對於表現較好的人,我們可以予以釋放;而對於表現較差的人,則可以處以極刑。”

太皓微微頷首,他的聲音如同春風拂面,輕柔而堅定:“我深信這個辦法堪稱絕妙,值得一試。如此一來,我們既能彰顯吐蕃王國的威嚴,又能展現出仁慈的一面。”

雕棠公主聞言,也附和道:“既然如此,那就按照這個方案行事吧。”

祖仁希德沉思片刻,最終也頷首贊同。隨後,他繼續說道:“我所要提及的第三件事,同樣至關重要,那便是儘快選拔出一位攝政大臣,以總攬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