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201章 太皓離開宜川城





太皓問道:“既然如此,承範大人為何還要反對玄呈皇上稱帝呢?”




承範大人如實道:“昔日玄禺皇帝駕崩,朝中局勢風雨飄搖。長襄公主一黨,勢必圖謀篡位,爭奪皇位。玄呈稱帝之舉,固然有其道理,然我心中憂慮,皆因長襄公主一黨之野心。雖大臣們言‘兄終弟及’,然‘兄終堂弟及’之規矩,歷史上並無先例可循。除非到南海去,請得四皇子玄畀歸來,否則朝中必定大亂。然而,若將皇位傳於玄呈之子,一切皆能重回正軌。如此,長襄公主便不再與孩童爭奪皇位,玄呈亦可安心擔任攝政王。更為重要的是,我憂心玄呈之子玄寶的安危。歷代儲君皇子,鮮有安享太平者。玄呈皇上僅有此一子,他若遭遇不測,正中了朝中謀逆者的心意。”




太皓點頭道:“承範大人所言極是,但是現在長襄公主一黨已隕滅,朝中局勢還算穩定。”




承範大人搖了搖頭,說道:“看似穩定,實則暗藏殺機,真正的危險還未到來。”




太皓好奇道:“承範大人此話怎講?”




承範大人道:“前幾年北方的平叛之戰終於打贏了,可是大家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叛軍頭目,他就是曾經的駙馬萬言,戰爭結束了他一直都沒有出現過,太皓大人,你不覺得奇怪嗎?”




太皓道:“或許他已經戰死沙場了。”




承範大人語氣堅定地斷言:“我深信,他並沒有死,因為自始至終,他都未曾涉足戰場。豈能死於沙場之上?我敢大膽推測,他必定投身於士兵的訓練之中,以期能夠東山再起。此外,長襄公主此刻仍在守陵,為先帝盡忠;而萬言駙馬也有可能與她匯合,共同攜手。他們夫妻聯手,再加上他們在朝中的支持者,極有可能將玄呈皇上的朝廷一舉推翻。”




太皓問道:“這些事,皇上知道嗎?”




承範大人輕聲道:“皇上自然知曉,畢竟有延方先生,以及正杞和亮羽兩位宰相在。自從我重返千風城,因曾力薦玄寶為帝,故未受皇上寵信,僅賜予微職,任光祿寺寺丞。然因一時疏忽,令皇上御膳中誤入某種藥材,導致後宮妃嬪病倒過半,光祿寺官員無論大小皆受牽連,我便被貶謫至此。”他的語氣之中充滿了無奈。




太皓長嘆一聲,說道:“就因此事,被貶到了嶺南,這對承範大人的懲罰太過嚴厲了。”




承範大人恭敬地回應道:“太皓大人,此番懲罰實屬微薄之責,今後尚望大人在此多加關照。”




太皓淡淡一笑,道:“承範大人不必客氣,在官場上我倒是有很多事要向承範大人請教!”




在隨後的時光裡,宜川城一直寧靜祥和,府衙的政務並不繁忙。太皓也不再向朝廷上書,他已逐漸陶醉於這種平靜的日子中。




日月如流,又過了三年。玄呈皇帝終於想起了身在宜川城的太皓,他親自頒下一道聖旨,派遣中使傳送到了宜川城。聖旨中的大概意思是這樣的,皇上即將迎來六十歲壽辰盛典,普天同慶。作為抗倭功臣的太皓,將受邀參加典禮,為皇上獻上最真摯的祝福和敬意。因此,請太皓回都城,與天下百姓一同共慶盛舉。




這道聖旨如同春風吹拂,溫暖了太皓的心房。他感受到了皇恩浩蕩,也明白了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於是,他收拾行囊,踏上了回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