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世祖 作品

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

  當年也嘗試過改變,比如讓退役官兵,下鄉還村為吏,意圖打破舊有的宗族體系。積極作用是有的,也取得了一些效果,比如對於提升了底層百姓對大漢帝國以及劉皇帝的認同。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便發現了,還是想當然了,他的做法,只是給退役的官兵們一份恩典,讓他們仰仗著朝廷官府的權威,成為新的宗老、地頭蛇,帝國鄉村的結構並沒有發生任何改變。

  到如今,對於皇權下鄉,劉皇帝早不做那妄想了......

  “保德府也是多民族雜居的,胡漢百姓之間,矛盾衝突如何?”劉皇帝又問。

  對此,石熙載再度給了一個意外的答案:“轄境內,漢民半之,党項、契丹、吐谷渾諸族另半之,不過多年的雜居融合下來,以種族為界限的衝突,已然很少了,耕牧之間,互不相侵。”

  “這樣說來,倒也比西北諸道那般,讓人頭疼!”劉皇帝露出了點笑容,歷史遺留問題,西北的民族矛盾與衝突,已然快成為劉皇帝的心病了。

  “在卿口中,保德府官民,乃是朕的重臣順民,既然生活窮苦,可有政策辦法,助其富裕,永享溫飽啊?”饒有興趣地問石熙載。

  對此,石熙載卻緩緩地搖著頭:“不瞞陛下,對於保德府的政治民情,臣個人還是覺得滿意的。恕臣直言,臣能做的,只是維持政治清明,官吏廉潔,打擊不法,為百姓謀得一個公正,與百姓一個相對公平舒適的生計。除此之外,不欲過多作為。”

  “你這想法,獨樹一幟,比起那些,在朕面前賭誓保證,要使治下之民致富的官員,要實在得多!”劉皇帝眉毛一揚。

  石熙載也實在地回答道:“大漢幅員遼闊,州縣上千,膏腴富貴之地有之,窮苦困頓之所更不知凡己,為百姓謀福祉是應盡之務,職責所在,然而,如欲富貴溫飽,還得靠百姓自己。

  歷來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對於百姓而言,公平還要在貧窮之前。因而,臣需要做的,只是盡一切力量,與百姓一個公道,本公心,持公法,如此而已!”

  見劉皇帝若有所思,石熙載繼續道:“臣在河東巡察數月,得出此論,將來也打算照此方針施政,如有不當之處,還請陛下糾正!”

  聞之,劉皇帝恍過神,深深地看了石熙載一眼,嘆道:“我原以為你是個書生,但這書生之見,卻是令人深省啊!”

  “人各不同,各有治方針,處事理念,你可照你的想法施展,朕拭目以待,希望若干年後,河東大治。但有一點需要記住,重農養民,這是基本國策,在此事上,要多用心!”劉皇帝嚴肅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