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世祖 作品

第200章 禦敵

  “是!我這就去安排!”康延澤拱手應命,不忘向楊業提醒:“軍使,此事是否向河東都司及朝廷上報?”

  稍微遲疑了下,楊業說:“現今情況尚不明朗,先向都司通報此事,再聯絡寧化、保寧、永寧、飛狐幾軍,協報此兵情,看看他們那邊有無異動!”

  站在關頂,撫摸著那透著涼意的牆垛,火光映照著楊業堅毅的面龐,眺望北方,他的心情有些複雜。鎮守雁門這麼多年,他渴望一場戰爭,渴望建功立業,但同樣的,作為皇帝的心腹大將,他也清楚大漢的戰略方向。

  在天下即將一統的緊要關頭,他並不希望漢遼之間掀起大戰,寧願北境平靜,為國家大略讓步,而壓制自己建功之心。然而,如果現在遼國要打破此前的默契與平衡,作為身處在第一線的要塞軍事負責人,他該如何應對?

  雲中至應州州城也就一百來裡,只花了一日的時間,遼安平王耶律敵烈便率領2000皮室軍進駐金城縣,等待其他部族鎮守兵馬及州縣軍的集結。

  在嚴肅的軍令下,再兼聽聞南下打大漢朝,也有那麼一部分好戰分子積極響應,遼軍的集結速度並不慢。只花了三日時間,就集中起一萬步騎,爾後稍加整練,便在耶律敵烈的帶領下,自金城直撲雁門道北口。

  如果僅憑這一萬步騎的遼兵,想要攻破雁門關,基本是痴人說夢。耶律敵烈銳意進取,豪情幹雲,意在破關立功,但事實上,他並沒有考慮好,怎麼打這一仗。受令前,耶律璟的交代,答應地夠快,但真領軍後,如何把握,卻感困難了。

  在遼軍集結的這三日內,以折損了近十名精銳斥候與密探的代價,楊業基本搞清楚了遼軍的情況與動向。上萬的軍隊,這已經不是用小規模衝突就能解釋的了,再度提高了防備等級,並將軍情,飛馬上報東京。

  當耶律敵烈率師南下之時,楊業也在考慮,如何對付這一萬遼軍。

  “雁門強關,諸隘險要,只需固守,自保無虞!”康延澤直接提出自己的意見。

  不過,楊業坐在主案後,雖然點頭,但明顯另有想法。見狀,康延澤繼續指出:“軍使,這路遼軍此來有異,時值夏季,並非遼軍一貫秋高馬肥的動兵季節,來得太過突兀。並且,其眾只一萬步騎左右,只靠這等兵力,強攻都不夠遼兵損傷的!末將以為,還當謹慎!”

  事實上,楊業也考慮到了這些不對勁之處,思慮良久,抬眼看著康延澤,說:“我意率一部出擊,與遼軍戰一場,以作試探!”

  “不可!”對此,康延澤直接表示反對,鄭重地對楊業道:“今敵情並不清晰,敵意並不明朗,固守城關,才是最穩妥的選擇。將軍負君命戍代,守關才是主要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