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貿易)

    冬天北地的黃瓜,幾年前之有皇室出,賞賜給臣子幾根,都不易。

    李易卻拿出大棚之法,只因利百姓。

    等你回去,記得加強戒備和訓練,萬一突厥冒險進攻,丟了地方,我等承擔不起。”

    張嘉貞懂的比張知運多,他屬於考科舉考上來的,不是進士科,明經科。

    張知運神色嚴肅:“自會小心,每日遊騎不斷。我與契丹商量過,要是突厥出兵,不管打誰,另一方會採取辦法幫忙。

    或直接出援軍,或圍魏救趙,總不能見死不救,不然唇亡齒寒。”

    他說著,往自己的蘸料碗裡使勁剜了幾筷頭子辣醬。

    “吃多了胃腸不舒服。”張嘉貞皺眉頭,一下子就少了三分之一。

    “沒事兒,我多喝湯、多吃肉。”張知運把小罐推給張嘉貞。

    “不若你我二人聯名寫封信,北地風大,入夏依舊寒冷,急需辣椒醬。”

    張嘉貞看著少了一大塊的辣椒醬,想到個主意。

    “善!”張知運想都不想就點頭,對,咱倆因為一點辣椒醬糾結個甚啊,管李易要。

    “來,嚐嚐這邊的肉,肥肉相間,最為細嫩。”達成協議,張嘉貞熱情起來。

    外面與張知運同來的將士們也吃火鍋,不過不是銅火鍋帶煙囪的,就是個盆,下面有火,煮東西。

    他們從懷裡往外掏東西,主要是蘑菇。

    榛子蘑、松蘑,還有剝了皮曬乾的粘糰子蘑菇,粘糰子不是松蘑,差別大了。首發l

    不過李易那時東北會吃的人,都選黃泥糰子蘑菇吃,它比松蘑鮮,松蘑是松紅蘑菇。

    契丹人給的,橫野軍的人給天兵軍的人帶來。

    獵到野味,要麼用草原的口蘑燉,要麼就是這樣的蘑菇。

    還有去年的松子、榛子,今年的沒出來呢。

    大家互為犄角、相互守望,有好東西自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