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1465章 土著好物鼻吸菸(第二更)

    人家印第安人一代代培育出來的玉米,畝產高,比麥子、稻子高。

    印第安人在種植方面最厲害,馴化方面顯得比較差,尤其是吃肉,這邊的部落沒見到羊駝。

    野豬他們不馴化成家豬,雞鴨鵝也不養,想吃就去打獵。

    李易估計與糧食產量有關,羊駝吃草,豬和家禽都吃玉米,土著自己還不夠吃呢。

    別看印第安人種玉米和紅薯、番薯、馬鈴薯,依舊糧食緊缺,跟大唐許多地方的百姓差不多。

    大唐的文明程度明顯比印第安人高,遇到天災,還不是得逃荒?餓殍遍野、易子而食。

    不過同樣的玉米和馬鈴薯,帶到大唐,大唐百姓日子會好過。

    “哇啦哇啦……”頭領費力地用筷子把蔥絲海帶絲夾起來塞進嘴裡,嚥下去之後,對李易說。

    “蔥是吧?”李易輕鬆在那些絲裡挑出一根蔥絲。

    頭領點頭,對,就這個,哪弄的?

    “平板。”李易伸手,小丫頭把自己面前桌子上的平板電腦遞過來。

    李易給頭領演示大蔥種植與收種子,第一年種,沒有籽,第二年繼續種,過冬,就有籽了。

    春天種收穫什麼蔥,夏天和秋天又是如何安排。

    頭領皺著眉頭看了三遍,指著大蔥的種子看李易。

    種,他是學會了,卻沒有種子。

    李易點頭,給,不能光拿你們的種子,而且以後來的人,船上帶大蔥不方便,還有姜和蒜也給。

    你們種出來,咱們的人過來吃。

    能交易的東西多了,不必非用蔥薑蒜。。

    關鍵不是交易,貿易是敲門磚,之後還要教當地人如何更好地幹活。

    然後把人口和地盤一同歸到大唐,接受大唐律法。

    操作好了的話,不需要戰爭,只要大唐的科技發展速度足夠快,別人自然願意變成大唐人。

    頭領哪知道這個好心人所盤算的事情,他一見可以種好吃的大蔥,哇啦哇啦對自己的人叫喊。

    很多所有土著興奮地嚷嚷起來,一時間,飯比剛才就香了好幾倍。

    頭領看看李易,轉身跑了,不長時間回來,他手上多了一個小的陶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