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1189章 待判之軀才知悔(第二更)

    滑竿顫悠悠地晃著,坐在上面的張九齡十分不適應。



    他想乘車,跟著一同去長安的廣州百姓非要用滑竿抬他。



    滑竿前後各兩人,其他人準備隨時輪換。



    隊伍浩大,除了張九齡找的家鄉的人,還有廣州的百姓,他們幫忙運輸貨物。



    商人們也想一起去,組團兒更安全,有三百羽林飛騎保護。



    張九齡帶著的貨物價值三百六十萬緡,說明整個廣州海貿貿易總額超過一千五萬緡。



    因為之前兩邊收百分之二十的稅,後來才收百分之三十。



    修路的錢扣出去了,張九齡回長安,把之前分好的錢全帶上。



    新接任的學子官員不要額外留前,每天都有船過來貿易,之後又有足夠的資金。



    晏解背一個揹簍走在不遠的地方,他未被限制行動,想跑的話,旁邊隨時能躥出去。



    他卻不敢,自己一個人怎麼跑?沒有食物和水。



    而且往山裡跑,確定能跑過羽林飛騎?



    此時的他只剩下一個念想,別被殺,實在不行就流放吧,徒三千里什麼的。



    不去陸州,最好還是廣州等地方,自己相當於又回家了,無非是權和錢消失,還能再賺。



    晏氏的人和依附晏氏同流合汙的都在,孩子茫然地坐在車上,老人唉聲嘆氣。



    今天距離離開的那天算第五天,叫晏氏比較放心的情況是沒人欺負婦孺。



    小媳婦、大姑娘什麼的,按照已往的情況,一路上會受盡屈辱,當兵的可不是什麼好東西。



    羽林飛騎壓陣,羽林飛騎不動,其他人便不敢動。



    該給的吃喝不缺,包括一個哺乳期的婦人,還專門給開小灶。



    即便他們有殺頭之罪,未判之時,也不能欺凌。



    “張公,你幫我求個情啊,我晏氏後來也給湯喝了,修路那時。”晏解怕死,他大聲喊。



    “依律而決,我為你求情,如何對得起送我萬民書的廣州百姓?如何對得起送我煮雞蛋的駛遠縣百姓?”



    張九齡搖頭,他拿到了萬民書,真正的萬民書,而且還不是一萬百姓在上面按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