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826章 今年計劃為哪般(第二更)




    以前是給個人工費,海邊的人就幫忙撈,沒人吃,都為鴨子。



    報紙一出,李家莊子說這東西好,百姓立即開吃,報紙又不僅僅是在京兆府發行。



    海邊的人開始自己撈,撈完了曬,曬乾了賣。



    商人跑過去買,李成器派的人過去,額外掏錢。



    要不是相互熟悉,海邊的人知道那些人跟長安灞水李家莊子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價錢更高。



    依仗著李家莊子的名頭,海邊民眾才給出優惠價格,限量。



    並揚言,若李東主親自來,所有的海白菜全送,你們不行。



    “易弟,各處海邊的人都說,因為你說什麼東西好,他們才去撈什麼,然後曬成幹多賺錢。



    說希望你過去,到了他們那裡就是到了家,他們什麼都能保證。你現在是……”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李易笑著把高適的一首詩的兩句說出來,現在高適還沒寫呢。



    “好詩!”



    “抄的。”



    “知道。”



    “其實吃不到海產品,菠菜和芹菜、芥菜也行,對內地人來說,多吃菠菜沒錯,雖然草酸高了一點,另外豬肝也挺好的。”



    李易推薦起菠菜,人家國外為了讓人吃菠菜,專門拍的動畫片。



    “寫在報紙上,豬肝腥,除非是醬、滷的,炒的一般人家條件還不夠。”



    李成器覺得宣傳的事情經過報紙才是最好途徑。



    “煮好了蘸蒜醬,醬油方子我都公佈了。”



    “雞肝、鴨肝、鵝肝、羊肝呢?”



    “都行,關鍵是養殖要跟上,沒有家禽和牲畜拿什麼吃?”



    “今年有什麼計劃?朝廷要不要提前準備?”李成器就是過來問此事。



    新的一年了,政事堂的人在看李家莊子,李家莊子是風向標。



    李易想了想,回道:“今年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要擴張,新的紡織器械對紡織市場有一定衝擊。



    內部消耗和對外出口要雙舉並進,地方要鼓勵探礦、採礦行業從業人員……”



    李易開始說起大唐地方建設問題,工業得推進了,在占城稻能夠於其他地方種植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