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99章 一方鬱悶一方樂(第二更)




    三個人不約而同地想到,若李易是他們的對手,認真起來,該有多少手段?



    李易不曉得多少人對他有什麼觀感,他吃個六分飽,端著托盤回院子。



    托盤上放了七個小碗,碗裡裝著酸奶。



    他做的,還採用了巴氏殺菌技術,然後檢測病菌和乳酸菌,合格了才給大家吃。



    他有‘醫院’,大部分檢測設備不缺。



    奶酪也是酸奶的一種,尤其是遊牧民族弄出來的奶酪。



    不過那裡有多少菌就不清楚了,反正沒人給出過有哪個遊牧民族的人是死在奶製品病菌上的數據。



    或許人家從小生活在那個環境下,有抗體呢。



    “來,一人一碗,用匙子舀著吃,冬天容易寒氣內壓或內火難出,胃腸道不好,喝點酸奶。”李易介紹。



    一聽說能治病,王皇后先端一碗。



    宮女太監也高興地拿過去,但不吃。



    李易看他們:“保存不了多長時間,等壞了,吃完生病。”



    四個人連忙拿起匙子,舀著小口吃,他們確實想留下來。



    甚至找個東西裝上,等輪班的時候帶回宮去。



    “叔叔,這些都是你寫的?”王皇后指著那摞紙問。



    “不是,抄的。”李易誠實。



    “嗯!”王皇后點頭,一副我早知道的樣子。



    “易弟這梅花三弄,似乎與笛曲的梅花三弄根本不相同。”李隆基說另一個同名曲。



    他說的笛曲,其實是簫,古代梅花三弄為簫曲。



    李易能吹,不過他吹的和現在的不一樣。



    因為古代記譜法是減字法,這個方法紀錄的曲子有音符、有指法,但沒節拍,也沒有附點與切分。



    一百個人看同樣一個減字譜,彈出來的是一百種。



    就跟他那時的天氣預報背景音樂,曲子是《漁舟唱晚》。



    可是古箏的、古琴的、琵琶的、二胡的,還有天氣預報的、笛子的,就沒有一個一樣的。



    還不能說哪一個錯了,人家都是照著音符來演奏,再加一點變奏,都挺好聽的。



    李易想著,輕輕點頭:“確實不同。”



    他怕三哥要跟他合奏現在的笛曲梅花三弄,兩個人保證配合不夠默契。



    李易現在用的是五聲調式簡譜記譜法,之前給那些美女大家們看的,雙方交流。



    美女們一致覺得新的方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