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2312章 逐漸信任院一獨(第三更)

    李隆基的院子大,佔地一萬多平,一百米乘一百米,要不?

    李易把醫院分出去之後,自己的院落才六千平,五十米乘六十米,同樣的四層樓。

    為什麼不是五層?暖氣高一層要多大的壓力能送上來?還有自來水。

    地方安排完,隱蔽的測謊開始,老者根本不知道。

    一桶桶的米粉發往京兆府,請人家吃飯,包括河南府,再遠的地方就沒辦法了。

    跟發送桶裝方便麵一樣,桶裝的也有米粉,就是李易時候的北方不怎麼接受。

    不接受其實是因為北方的正北、西北、東北,三個大區域的人以為米粉是粉條。

    他們不想吃粉絲,方便麵的粉絲在這樣的地方就賣不好。

    實際上米粉比麵條更韌,口感也更好,除非吃抻面,正常的掛麵,真比不上米粉。

    只要吃一回,就知道,哎呀!這個行。

    就像吃米線一樣,北方人認為的米線是過橋米線,筷子那麼粗。

    而很多南方的吃米線,是粉絲那麼粗。

    走過大江南北之後,才知道各地的情況。

    從而對自己祖國的飲食文化有了更深的瞭解,因此驕傲。

    現在大唐對南北的口味要求還不是很嚴重,沒那個分水嶺,也找不到過渡區域。

    李家莊子開始配給,用火車去送,到時候幾百萬人,一人一份方便米粉。

    不用自己燒開水,外面不是有免費的湯嗎?那裡的湯至少都得配點雞架。

    拿著過去一沖泡,美味就到來了。

    再問問對方有沒有鹹菜絲,就是芥菜疙瘩切的絲,有的話讓我夾一筷子。

    “古老丈,先住在這,回頭叫人給你送來借閱證。

    莊子裡的人借閱書也得有證,方便統一管理。

    莊子中有六個圖書館,大部分圖書的內容相同。

    找不到想要的書問管理員,管理員並不是莊子裡的人。

    圖書館的管理員都不一般,旁邊會放一個小機器人,可以問它們。”

    李易對老者講解,圖書館的管理員都很牛逼,跟武俠小說的掃地僧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