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澄明 作品

第342章 彈劾的反傷




    嚴成錦已經確定,楊一清不認識他。



    “下官清廉如水,楊大人彈錯人了。”



    “本官在西北呆了一年,如今一片安定,你諫言開絲路,到時馬匪和番商全都湧進來了,韃靼和瓦剌若伺機進犯,定大亂不可,彈的就是你。”



    開了絲路,讓西域諸國自由貿易,堪合就變成了無用之物。



    域外的匪盜可以自由進出關口,定會來擾。



    楊一清想得周全,嚴成錦自然想到了,韃靼會來犯。



    絲綢之路必定伴生匪盜。



    但這絲毫不影響絲路的繁榮。



    弘治皇帝也罷,楊一清也罷,皆習慣了西北的安穩。



    嚴成錦認真道:“楊大人說的是,本官一直覺得楊大人是個人才,養馬實在可惜了。”



    楊一清懵了,還以為跑過來會與他廝打一頓,而後威脅一句狠話。



    此子非但沒有責罵他,還誇他有大才。



    這……這究竟?



    楊一清忽然有點自責起來,習慣性的謙虛,語氣稍微弱了一些道:“老夫的才德,自然不用你誇,休想矇混過關。”



    嚴府,



    王不歲拿著新買來的桑地和新籤的契書,正等嚴成錦下值。



    良鄉絲織廠開後,便需要長期的供貨商。



    “少爺,小的在江南買了一大片桑地,咱們自己也能產生絲了。”



    開了絲路後,最值錢的就是絲綢,王不歲入股的四萬兩銀子,全花在買桑地上。



    他還找了一批江南的生絲供貨商。



    “繼續採購生絲,有多少要多少。”嚴成錦說道。



    王不歲為難道:“可是少爺,生絲的價錢已經快漲到三兩銀子了。”



    絲綢價格上漲,生絲價格也跟著上漲。



    嚴成錦在張家兄弟和散戶手中買了一大批生絲後,導致江南生絲嚴重缺乏。



    “漲了也買。”嚴成錦說道。



    若是開絲路,漲到三兩也是大賺。



    反正賠了,也是良鄉商會和衙門的銀子,何樂不為。



    想起家規,王不歲不敢多言,遲疑道:“少爺,南昌有個絲商想要見您。”



    寧王總是撩他作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