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澄明 作品

第276章 無師自通




    “臣覺得,西北一片荒涼,有良鄉的商會走商,會更繁榮一些。”嚴成錦道。



    修長城短則幾年,長則十幾年,流民駐紮在西北,就會安家落戶。



    若西北的環境有所改善。



    流民也就不會逃亡了。



    “還是想說混凝土工場的事?”弘治皇帝問。



    “陛下聖明,就算不將交給良鄉的工坊,別人恐怕也做不來,普通之下,只有良鄉商會才有工程師。”



    混凝土的配方,雖然寫在宋氏天工上。



    但真正能做出來的人,只有宋景和良鄉的一群工程師。



    換言之,技術還是掌握在良鄉商會手中。



    “在河套建一座混凝土工場,修築長城,朕準了,不過,朝廷不出靡費。”弘治皇帝道。



    嚴成錦大喜過望:“謝陛下恩典!”



    西北有豐富的石灰岩和高嶺土,修長城足夠用了。



    良鄉商會還十分弱小,有了土木這塊商業版圖,比起徽商和晉商來,又多了一些優勢。



    “荊襄流民之數,足有百萬人,問題是如何調到河套?”李東陽道:“潘王就潘尚且擾民,況且百萬流民,該如何安置到西北?”



    流民粗鄙野蠻,看押荊襄的百萬流民遷移,至少要萬人大軍。



    “不如就讓張賢來辦,張賢安置過順天府的流民,由他去牽引再好不過。”嚴成錦道。



    “那良鄉的知縣,豈不是要換人?”



    良鄉是大明的義鳥,日後地位堪比順天府府尹,這個位置要替張賢保住。



    嚴成錦道:“陛下多慮了,如今良鄉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無需過度監管,張賢前去遷移流民,兩月就可以趕回良鄉。”



    “張賢為人秉直,又安置過良鄉的流民,倒是不錯的人選。”李東陽也覺得張賢合適。



    弘治皇帝頷首點頭:“那就命張賢為欽差,前往良鄉遷移流民吧。”



    朱厚照低著頭,目光微微一動。



    說起來,張賢是他的待定勇士,不提都快把此人忘了。



    老高這傢伙,又把冷不丁就把張賢安排了。



    “兩百萬兩銀子,可不是小數目,需一人督造,司禮監可有合適的人選?”



    弘治皇帝聲音提高了一些,讓坐在外頭的蕭敬能聽見。



    “回稟陛下,奴婢手下有個大壋,名叫徐坤,倒是極為合適。”



    嚴成錦卻道:“臣有一人更合適,御史方學。”



    “那就讓方學督工吧。”



    良鄉到京城的路遠,縱然是馬車,也要一個時辰。



    弘治皇帝又拿起來一塊,咀嚼起來咯吱作響,“這黃金米糕,是誰教你做的?”



    “老高。”



    “明明是殿下太聰明,無師自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