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 作品

章六一九 躺平(下)

    李大頭興致大起:“是什麼問題?”

    陳青舉起酒杯,跟李大頭碰了一下,喝下之後看著對方的眼睛,正色問對方:“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亦或者說,你有沒有想清楚,人該怎麼樣渡過自己的一生,才算是不枉來人世間走這一遭?”

    李大頭又愣住了,好半響沒有一個字。

    這麼深刻的問題,他這個俗人怎麼會去想?

    從小到大這些年,一開始他什麼都不懂,就知道瞎玩瞎鬧騰,後來懂事了,知道了父母的艱辛不已,明白了自己有人生需要負責,便按照父母的意思努力。

    再大一些,清楚父母也不是萬能的,便有了自己的想法,而身邊的同伴周圍的人們,都在追逐金錢財富,按照掙錢多少來定義成功者與失敗者。

    受周圍的人與大環境影響,自己也開始追逐金錢,並將其視為一切的中心,由此誕生出攀比心、虛榮心,哪怕掙不到錢,也千方百計讓自己看起來富有。

    再往後,金錢富貴的衍生品,例如名貴服侍首飾,大城池的房子戶籍,出入高檔青樓,坐擁寶馬雕車,一擲千金,也成為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對象。

    為了這些,任何東西都能拿來交換,彷彿那就是生命的意義所在,人生的唯一支撐。沒有這些,生命便卑微下賤,跟螻蟻無異,不值一提,活該去死。

    當然,李大頭也沒去死,畢竟富貴離松林鎮的他有些遠。

    沒有富貴的周圍夥計、鎮子百姓,也都在繼續生活,只是誰有錢就崇拜、諂媚誰,誰沒錢就瞧不起、鄙夷誰罷了。

    加入反抗軍後,這些都成了過眼雲煙。

    李大頭現在腦子裡只有左車兒的背影,唯一的奮鬥目標就是追逐對方的腳步。做不了英雄,至少要做能跟隨英雄的戰士。

    生命的意義,人生該怎麼渡過才算不白活,這麼高深的問題李大頭就算想過,又怎麼可能想得明白?

    普天之下億萬之眾,又有多少人想透徹過這個問題,有明確清晰的答案?

    陳青也沒期待李大頭能給出答案,面帶微笑但眼神莊重的道:

    “沒有答案沒關係,但你首先得確認一點:人活在這個世上,絕不是為了給人做牛馬當牲口。

    “人生的活法,往大了說,我們應該心繫家國,為國家更美好奉獻自己的力量;往小了說,我們應該讓自己過得快樂幸福。

    “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不外如是。

    “明白了這一點,不再沒頭沒腦的追逐金錢財富、虛榮地位,知道自己真正在乎什麼想要什麼,就是初步活明白了。

    “初步活明白了,就能認識何謂‘躺平’。

    “躺平是一種智慧、灑脫的生活態度,核心是摒棄功利、虛榮之心,降低旁人強加的不必要的慾望,在自在的生活中體悟生命的美好。

    “這跟麻木不仁行屍走肉毫無關係。

    “我們依然要努力工作,只是不必在燕平這種大城池,做那種天不亮就起子時才能下差的活計,起碼不能未老先衰吧?

    “掙錢是為了生活,而不是反過來。哪一者更重,就看你花費哪一者上的精力時間更多。

    “我們依然想要生活得更好,只是標準不再是金銀珠寶、寶馬雕車,一擲千金,大城池的房子戶籍——不是一味摒棄這些,而是不強求。

    “有大錢就在大城池生活,沒有大錢就不在大城池生活。生活美好的核心是心靈閒適,沒有太強的壓迫力,可以追逐美好的東西,譬如桑乾河的桃花。

    “我們依然關心家人孩子,只是不必他們都是大城池的人,州縣的人就不是人了?州縣就不能住人了?

    “現在州縣的人,可生活得比大城池的人,要舒適自在得多。

    “......”

    陳青說了很多,說了很久,聽得李大頭漸漸明悟。

    末了,陳青總結道:“不要活得像個大戶人家裡累死累活的牲口,要活得像個湛藍天空下自由自在的鳥兒,這就是‘躺平’追求的最高境界。

    “降低慾望,過質樸率真的生活,是‘躺平’的基本要義。”

    李大頭心中的陰霾散去不少,有些明白了陳青的想法,“所以你現在打算離開燕平了?”

    陳青很欣慰李大頭真正明白了他的意思,頷首道:“我不是地主大戶,也不是有錢權貴,燕平的確不適合我。

    “賣掉這裡的房子,回縣城去,雖然掙的錢會少,但總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可以去看春天的桃花,與孩子放風箏,孩子也能有個童年。

    “俗話說心安處是吾鄉,我想要心靈放鬆的生活,想要自己和家人更多的笑容,就是這麼簡單。”

    李大頭高舉酒杯,連敬了陳青三杯。

    ......

    吃完這頓飯,陳青跟李大頭走出酒樓,正是華燈初上的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