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 作品

章三八二 扶大廈之將傾(3)

    “很好。從此時開始,你張京就是這支軍隊的防禦使!”皇后沒有給眾人過多思考的時間,一道命令,就宣佈了張京對十萬大軍的統率權。

    “末將遵命!”

    皇后的目光在城外數座大營上掃過。連綿不絕的營帳海洋,一直延伸到數十里之外,這裡面不僅有防禦使的軍隊,還有義軍,人馬總計超過了三十萬。

    皇后的聲音藉助修為之力,覆蓋了所有營壘:“本宮知曉,你們中或許有人不服,如果誰要說話,現在就站出來,本宮給他開口的機會。”

    出營準備逃走的軍隊默然無聲,各個營盤更是無人出頭。

    看眼下這個架勢,誰還能不知道,出頭的下場就只有一個?

    “既然無人再有異議,本宮就明告爾等,之後再有人敢不聽本宮之令,不顧大齊江山與國戰大局,不敢與北胡大軍殊死作戰,就休怪本宮軍法無情!”

    皇后的聲音充滿金戈之意,震懾了所有將士的心。

    說到這裡,她才從容不迫的自袖中掏出調兵虎符,向三軍將士宣示:

    “這是調兵虎符,本宮統御汴梁大軍,主持中原戰事,是奉陛下之命,名正言順,望爾等好自為之。”

    宋治既然放趙七月回汴梁坐鎮,便不可能不把隨身攜帶的虎符交給她,沒有這個,趙七月就很難去說什麼鎮守汴梁。

    縱使宋治的本意,是讓趙七月來汴梁送死,以此換取天下人對帝室的忠誠,但這畢竟不能表現出來,故而虎符必須要給。

    孫康、陳詢、章琰、韓術等人,見趙七月這個時候才把虎符拿出來,身為世家顯貴、權力場中沉浮的人物,在震動之餘,哪裡還能不瞭解趙七月的用意?

    要是趙七月一開始就用虎符約束將士,那不過是借了皇帝的勢,自己的威嚴便無從確立,眾將士聽令的對象,也只是皇帝的虎符。

    趙七月先殺人立威,再拿出虎符,既震懾了全軍,讓所有人都見識到了皇后的心性手段,又確保了不會有人心懷貳志。

    這些理由都是明面上的,暗地裡,趙七月是不是還有其它想法,眾人就不好多加揣度,畢竟眼下穩住局勢守住汴梁才是基本。

    所謂的其它想法,含義就十分深遠。

    譬如說,趙七月之所以要率先豎立個人威望,為的就是儘可能減弱皇帝的影響力,讓汴梁軍民更多的服從於她個人,而不是兵符。

    在戰時,這兩者區別不大,主帥個人權威與兵符代表的大義名分,甚至是不可分割缺一不可的,但在戰後,這兩者誰的比重大,帶來的結果就會有很大不同!

    解決完了城外大軍,皇后看向城內百姓。

    數十萬百姓是一股龐大的力量,民心如何關係重大,要想穩住汴梁城,經營汴梁城防,乃至收拾中原戰局,絕不能缺了百姓的衷心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