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 作品

章一二四九 全線出擊

  凡此種種,使得第七師一個師,就在廣闊地域纏住了一個多軍的戍衛軍,降低了他們的速度,殺傷了他們的力量,分散了他們的兵力,打擊了他們的士氣,最終使得他們沒能及時趕到溧水河谷。

  總而言之,第八師、第九師向西挺近之後,配合第七師對一盤散沙狀態的戍衛軍進行了全面的圍追堵截。

  相比較於近衛軍死傷近半才投降的悍勇,戍衛軍跪得很快。

  三兩日的戰鬥下來,過半戍衛軍成了晉軍俘虜。

  不過因為草原平坦廣闊沒有險阻,跑掉的戍衛軍也有不少,這些大多是機械化部隊,也只有他們能跑得掉,那些被俘的基本都是騎馬的。

  ——第八師、第九師加入戰場後,戍衛軍只要稍微作戰不利,機械化部隊就會丟下同伴腳底抹油、自我分裂。騎馬的戰士一看同伴坐車跑了,自己追不上自然士氣崩潰。

  與投降的和逃跑的戰士相比,死傷的戍衛軍就要少很多,畢竟有抵抗有戰鬥才會有大量傷亡。

  三日後,在戰場被清掃了個七七八八的情況下,趙寧下令第七師、第八師、第九師撤出既有戰鬥,重新集結進行短暫休整,讓十一師全面接收俘虜並押往雁門關。

  與此同時,趙寧帶著打掃完溧水河谷戰場,且已經休整了兩三日的第十師、十二師、十五師作為第一梯隊向北挺進,兵鋒直指漠北。

  這時候,從雁門關出發的後勤補給隊伍,已將軍械彈藥、糧食藥品等物資運到了溧水河谷,並且在溧水河谷建立了第一個中轉站。

  雁門關的反抗軍的確只有三個軍,但這是正面作戰部隊,負責後勤的是朝廷臨時徵召的,河東北面一帶的預備隊和民兵。

  他們除了運送補給外,現在又多了一個任務:配合十一師押解、看管俘虜。

  後勤就位,是趙寧能夠帶著三個師繼續北上的先決條件,而大軍的下一個補給地以及後勤的下一個中轉站,就在一個顯而易見的地方:小葉部。

  旬日後,路上擊潰、俘虜了不少部族軍的三個師,陸續抵達小葉部。先行一步的蘇葉青,在扈紅練等高手的配合下對小葉部的非大晉戰力進行了清除,使得大軍得以順利進駐。

  清除戰鬥並不激烈,蕭燕派來的人早就見勢不妙跑了,而天元帝國的高手們在失去軍隊依託後,面對早早趕來的扈紅練等大晉王極境修行者,也沒有拼命作戰的理由。

  小葉部裡有很多修行者都是一品樓的人,他們歡欣鼓舞、熱淚盈眶地迎接了反抗軍,那場面是真正的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由此,蘇葉青及其麾下在草原奮戰多年的大量戰士,終於全部回到了大晉皇朝的正面作戰序列當中。

  趙寧在溧水河谷取得大捷,帶領反抗軍向小葉部開進之時,山海關前的天元大軍全面撤退,大晉在北境各處的反抗軍正式全線出擊。

  由數千到數萬戰士組成的一股股規模不等的戰鬥隊伍,開始從長城各個關口威勢赫赫地開向草原,彼此呼應高歌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