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章 結構性調整

    白紙黑字,簽字畫押。

    大家都簽了。

    沈奇收好11份補充保密協議:“好,既然簽字畫押了,那我們現在是一條繩上的螞蚱,faster是國家重點科研項目,洩漏此項目的任何科研機密,等同於叛國。”

    沈奇說的很嚴肅,大家聽的很認真。

    “大家承擔責任,承擔風險,自然會有對等的回報。”說完叛國者的悲慘下場,沈奇隨後談了談效忠祖國、進入faster項目組的好處:“我在美國學術界呆了很多年,80年代之前,美國的科技成果轉化跟我國2010年之前一樣混亂。”

    “後來美國出了《拜杜法案》,如今美國的科技成果、專利成果轉化率超過80%,專利發明人名利雙收,企業付錢付的心甘情願,雙贏。中國版的《拜杜法案》實施於2007年,即《科技進步法》,2010年之後,又在《科技進步法》中新增、修訂若干條目,中關村是試運行基地,國家鼓勵科技創新和產業化。”

    “當然了,中美國情不同,美國名校大部分是私立的,政府幹預程度非常低。但我們欣喜的看到,中國也在做出改變,至少我們出了燕大校門走幾步路,在中關村區域可以施展拳腳,收穫正當合理的報酬。”沈奇說到這裡,發現研究員們神情振奮。

    能收穫正當合理的報酬,誰不開心?

    在中關村,中央事業單位,即燕大、水木這種頂級學府,擁有科技創新自主權。

    說通俗點就是,燕大、水木有特權,他們的科學專利交易直接和企業談,報財政部備案就行了。

    這對燕大、水木的科研工作者來說是好事,只要出了科研成果,賺錢更容易了,而且更有保障。

    沈奇想跟a18樣品找個買家,他們賣的是專利開發權。

    這涉及到一些專業流程,在a18樣品的專利保護搞定、a18樣品的學術論文發表之後,沈奇會安排專業班子跟企業買家接洽。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