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兒18 作品

116 外差

    呼呼啦啦的,這群人就被一輛大巴車拉走。

    王成貼著車窗朝外看去,嘴裡還都囔著:“這些建築怎麼都跟古代似的,像是中世紀的城市。”

    來接機的人站在大巴車頭裡說道:“漢斯國在戰後重建的時候,大量使用了戰前的圖紙,把被摧毀的古建築都原樣復原了,所以你們今天看到的建築其實和戰前沒什麼區別。”

    王成說道:“這哪像個發達國家啊?”

    江華說道:“漢斯國人少,沒必要建高層建築啊,而且高層建築也危險,所以這種十層左右的剛剛好。”

    大巴車呼嘯而過,漢斯國的車速就是這麼狂野。

    國內來的同志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去,越早談成越心安,越早談成越省錢。

    這時候的人那是有問題真上啊,火急火燎的就開始工作,首先要參觀機器,因為都是之前以前圈定好的,知會過廠家。

    廠家也很樂意讓顧客瞭解自己的實力,工業口的人負責參觀詢問,江華就是翻譯。

    也許有人有疑問,他學的是英語,怎麼翻譯。

    英語到底是國際通用語言,廠家的人也會,而德語翻譯畢竟沒有那麼多,所以江華能夠派上用場。

    第一步皆大歡喜漢,斯國的機器確實不錯,負責購買機器的專家給出了相當高的評價。

    專家還要了一些英文的資料,江華的活兒又來了,把這些資料翻譯成漢字。

    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很多專有的名詞,江華並不熟悉,

    得配合著專家一起翻譯。

    連開兩個通宵,終於把資料翻譯完成,江華像是脫了一層皮一樣,這活兒比看報紙可難多了。

    接下來就要報價了,其實在國內的時候,眾多這方面的專家已經給出了合適的報價。

    眾所周知,那時候咱們經濟比較困難,給出的價格自然無法滿足那些漢斯人的胃口,而漢斯人獅子大張口,直接比咱們到報價最起碼過出一半還有餘。

    這麼大的差價,咱們顯然是難以接受的,工業部門的領隊氣的在住處破口大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