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五仁 作品

第0075章虯龍的身體

  像霸王龍,眼睛卻大了許多。

  像鱷魚,額頭卻沒有那麼扁。

  像駿馬,卻沒有鬃毛。

  總之這種找不到一個可以參照的面容,在潘騰的審美里,就一個字,醜。

  所有的龍族都醜陋不堪!

  腦袋之下,是長長的脖子,脖子連接著瘦弱的軀幹,軀幹上除了也相對瘦弱的四肢,在屁股後面竟然還有一截短短的肉瘤,它將成長為尾巴!

  尾巴,有一張醜臉也就算了,竟然還有一條尾巴!

  潘騰有一種角色捏醜了、想棄坑的想法。

  不過,這個想法一閃而逝,並沒有給潘騰造成多大的困擾,他的內心足夠強大,這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小事情。

  潘騰現在最迫切的想法,是深入瞭解原主所在的這個世界是一個什麼情況,就像他進入任何建築之前,都會搞清楚安全撤離的路線。

  可這些知識,是一條正處於啟蒙階段的虯龍所能瞭解到的麼?

  很明顯,答案就是,原主對這方面的知識一無所知。

  潘騰略微憂慮,這種知識,要麼是近乎常識一般的通識,要麼就是隻有極少數高層才會掌握的核心機密。

  就像地球是球形,這種最基本的常識。

  順著原主的記憶,潘騰繼續融合下去。

  還好,原主已經將龍文學得差不多了,他至少不是一個“異世界”文盲了。

  其次是數學,和他在地球時空所學的數學啟蒙並沒有什麼不同,十進制,不同的符號代表著不同的數字,加減乘除的意思也相近。

  數學是唯一不變的真理,潘騰對此本就深信不疑。

  除了這些,還有一些實驗的經歷,大概是讓原主明白這個世界組基本的一些運行規律。

  以其中的沙漏實驗為例,就是粗略測量某一地時間的一個實驗方法。

  根據實驗,經過簡單的加減乘除計算,就能計算出一個數字,30000000000倍。

  這是什麼意思?

  哦,原來是對最小時間單位的定義。

  在很久很久以前,時間是以世鱗這種粗略的方式來計算的。

  在某一地方生活久了,方便農業耕種,便出現了季,大部分情況下,分為暖雨季和枯寒季。

  暖雨季播種,枯寒季收穫。

  隨著龍族不斷探索新的區域,粗略的季也不能滿足日常使用了,於是乎,季便繼續細分下去,成了旬。

  並不是每一個地方都能享受到龍極的溫暖和寒冷,在一些暗無天日的地方,在一些從無黑暗的地方,日的概念是在龍氣化生產之後,才逐漸推廣開來的。

  隨著龍氣化生產從最初的龍族集中化,到產業聚集化、自動化、智能化、直至全能化生產鋪開,龍族對時間越來越敏感。

  按照神龍標準時間,一日分為一百小時,每一小時有一百分鐘,每一分鐘有一百秒!

  而秒,就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最基本的時間計算單位。

  後來,隨著對時間測量的越來越精確,秒的定義也就變成了,一個龍氣分子在零下度躍遷一次所需時間的2987470829倍。

  潘騰原主所做的實驗原理和目前最精確的實驗是一致的。

  這裡面,潘騰又有點鬧不明白了,“龍氣分子”有是一個什麼物質呢?

  是他認知中的分子麼?

  不,從定義來看,更像是他認知中的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