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渲國 作品

第131章 白續 一百三十五回 倪繼祖江夏遇奇案 陶三姑**鬥惡僧

    上回書說到房書安回鄉祭祖,回到家可把他驚呆了,不知道什麼人把自己的祖墳和住宅都給翻新了。

    他就問這個管家:“老哥哥,您先別忙,我問您點事兒。”

    “老爺,有事您吩咐。”

    “您怎麼稱呼,什麼時候來到了房府,可知道這座府地何時所建,何人所建哪?”

    “房老爺,我姓卞,叫卞吉,來這兒一年啦,這是江夏太守撥銀子建的的房子,您是這兒的主人,府地自然是給您建的呀。”

    “誰讓您來這兒的呢?又是誰給你開銀子呢?”

    “小人的銀子是官家給開的。”

    “官家?”

    “是啊,是江夏太守給發的銀子,房子建成之後,讓我照看您的宅子。小人的工錢是他們給。”

    說完了,他轉身去拿房契,不大會兒拿過來了一個精緻的小木頭匣子,老房接過來,還有鎖頭鎖著呢,鑰匙就掛在盒子上,取出鑰匙打開鎖頭,裡面有一張房契。拿出來,上頭寫著房書安的名字。鮮紅大印在上頭卡著。

    老房看完了,又把房契放好:“本地太守是誰?為啥要給我蓋房子?”

    卞吉說:“老爺,這個我就不知道了,您哪,得去問問本地太守,太守姓倪,叫倪繼祖。”

    倪繼祖?徐良和房書安都知道,和顏查散,包世榮,都是同年的舉子,那一年分別高中狀元,榜眼,探花,原來他調任了江夏太守。

    管家說:“房老爺,你們也餓了,我給你們做點飯。”他就要張羅做飯。還沒做呢,這時候就聽門外有人喊:“老卞,老卞!”

    卞管家往外看看,門口來了三個人,為首的這位,橫披著一件對花員外氅,一雙肉包子眼,兩撇小黑鬍子,卞吉認識他是本村的里正房大福,旁邊兩個人頭帶方巾,一個穿寶藍夾紗直裰,一人穿元色直裰,都是四五十歲光景,手搖白紙扇,這是本村的大財主,張半城和李寶庫,在江夏各地都有買賣,也是房家坨出去的頭面人物。

    原來老房三個人進了村,有人看到了,就通知了本村裡正,里正又找到相好的兩位財主,一起拜會房書安。

    卞管家看三個人來了,出了屋門迎接,“誒呦,里正和二位員外來了,給二位見禮,裡面請,裡面請!”

    “老卞,我問你,你家房老爺回府了是不是?”

    “您消息還挺靈通,房老爺也是剛到,您看,我飯還沒來得及做。”

    說話間幾個人進了屋了。

    房書安對他們有點印象,但是沒有交情。人家進屋了,自己是主人,不能失了禮數。

    老房也站起來:“這不是房老哥哥嘛,還有張大哥,李二哥。”

    “哈哈哈,大頭兄弟,多年不見,你還能想起我們老哥兒三個。”

    “咱們都是喝江夏水長大的,哪能把你們三位忘記呢?”

    “說的是,鄉親鄉親,斷骨連筋,無論走到哪,都打不斷的鄉情。”

    他們一眼看到三姑和徐良了。

    房大福就問:“大頭,這位是不是白眉大俠徐良?這位是不是弟妹?我聽別人說,你可是娶了一個好媳婦。”

    老房給介紹:“正是我幹老兒白眉大俠,幹老兒,這是我們村裡正,我從小光屁股長大的朋友。”

    徐良也抱拳拱手:“三位,初次見面,山西人這廂有禮了!”

    三個人也抱拳拱手:“我們雖然不是武林中人,白眉大俠的名聲早就如雷貫耳,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老房又把三姑叫過來:“這是我媳婦,陶三姑。”

    三姑也飄飄萬福:“給三位老哥哥見禮。”

    三個人也回了禮。

    幾個人剛坐下沒嘮幾句,院裡又來人了:“大頭回來了?大頭在嗎?”

    老房往院裡一瞅,進來一大幫,都是以前的左鄰右舍,前家後院,這幫人來了就把院子佔滿了。

    老房趕忙作揖打招呼:“各位高鄰,我也是剛到家!大家屋裡請。”

    眾位鄰居進了客廳:“里正和張員外,李員外也在。”三個人笑道:“我們也是聽說大頭回來,咱們先後腳。”

    老忙招呼大家:“各位隨便坐,好多年輕人我都不認識了,一會兒你們挨個介紹。都是誰家的孩子。”

    “房叔,我是你家左邊的街坊,我叫房大棒。”老房看這個小夥子身子骨結實,是個過日子的樸實小夥。

    “我是西邊的,房建,我爹房大梁,去年沒了。”

    “大頭,看看還認識我不?”老房看著說話這位小腦袋瓜,說話尖嗓子,左邊腦門有道傷疤,“你是二驢?”

    “哈哈哈,是我!小時候咱們經常偷菜吃。”……

    眾人紛紛做了介紹,老房回憶起小時候,那時候家家都不富裕,老房更是父母早亡,是眾位鄰居接濟他,不然早就餓死了,因此老房對他們很有感情。

    “今天大家別走了,一會,咱們找個最大的飯館,我請客!”

    “去什麼飯館,就在你家就挺好。”

    “你這個新家,一是給你接風洗塵,二是給你暖房。”

    “我家啥都沒有啊,咱們吃什麼?”

    “你沒有我們有啊,這你就別管了。”

    “諸位都回家拿東西,就當給大頭的賀禮。”眾街坊都回家了,不一會兒都回來了,有拿雞蛋來的,有拿白酒的,有抓了兩隻老母雞來的,有背了一口袋米來的,婦女們在廚房就開始收拾做飯。屋裡坐不下,鄰居們又般過來桌椅板凳,大家就在院裡團團圍住,高談闊論,小孩們也圍過來,要聽老西兒講故事,婦女們則圍著三姑嘰嘰喳喳。

    不大會,飯得了,大家從中午一直吃到掌燈,席間回憶起過去,苦中有甜,悲中有樂。

    第二天,老忙吩咐卞吉,鎮上買豬買羊,安排回席,串門的熱鬧了好幾天,徐良暗自感嘆,書安雖然要飯,但是鄉里和睦,比起自己小時候,可幸福的多了。

    老房在村裡住了幾天,住不下去了,這一天和徐良三姑起身趕奔江夏府衙。人家倪大人給自己修了府地和祖墳,得感謝人家呀。

    買了八彩禮物,來到府衙,正好倪大人今天還不坐堂,在後院寫字。聞聽房書安,徐良前來拜見,趕緊放下手中筆,到府衙門外迎接。他是包大人的門生,和徐良等人也是老熟人了,徐良看倪繼祖頭髮白的多,黑的少,背也有點駝了,真是歲月不饒人啊,但是精氣神還不錯。倪繼祖把三個人讓進客廳,書安看他客廳上掛的字,和自己門上的字非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