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渲國 作品

第124章 白眉大俠續 一百二十八回房書安地穴得寶貝 鬼王門尋仇老熊嶺

    上回書正說到房書安一行人路過老熊嶺,碰到一夥兒兒劫道的。

    領頭的這個主能耐稀鬆平常,三下五除二就被老房打翻在地,老房把小片刀壓在他脖子上:“朋友,好好的正路你不走,非要劫道。你也不打聽打聽你劫的是誰。”

    這個主兒被老房的小片刀壓住脖子,也害怕了,直說求饒的話:“好漢爺爺饒命,我這也是頭一回呀!”

    老房呢,沒想要他的命,通過剛才和他對綠林行話,就知道他不是江湖人,多半是被逼無奈,吃不上飯的窮苦人。

    老房把刀收起來:“起來吧,你是哪裡人?叫什麼名字?為什麼在這裡刧道?”

    這個主兒一骨碌身爬起來:“好漢爺爺,我叫二寶子,祖籍大宋朝山東人,到這邊做點買賣,沒想到把本錢都虧完了,萬般無奈,才在這截道。

    老房一聽:“山東人,怪不得截道呢,山東出響馬好漢,這還是有傳統。”

    “我說二寶子,即使買賣虧本了,也不能截道呀,你們體格這麼棒,乾點什麼不掙錢呢?”

    “爺爺說的對,我也是一時糊塗,想著來錢快,這才冒犯了爺爺。以後一定改。”

    “我說二寶子,你也就是遇到我了,要是遇到其他人,鄢有你的命在?”

    二寶子連連點頭:“是,爺爺說的對,以後一定痛改前非。”

    “那就對了,你走吧。”

    二寶子沒走,他端詳端詳老房:“爺爺,我能和你問個人嘛”

    “問誰?”

    “此人乃湖廣人氏,姓房,叫房書安,人送綽號細脖大頭鬼。不知道您可認識?”

    “太認識了,認識五十年了。”

    “我再斗膽問問,您是不是房老爺?”

    “正是!”

    “哎呦,今天看到真人拉,弟兄們,快過來參拜房老爺!”

    他手下一百多人,呼啦過來,跪倒一片:“參見房老爺!”

    老房看一百多人給自己下跪,心裡美,表面還不帶出來:“你們這是幹什麼?快起來!”

    二寶子說:“房老爺,我們這群人,最敬佩的就是您老人家,都說您老人家白手起家,是我們的楷模,想當初您一出世創辦八寶疊雲峰,青松狼牙澗,之後拜了白眉大俠徐良為幹老,倒反閻王寨,殺死金鏢俠林玉,開封府效力當差,勇闖三教堂,三上小蓬萊,征伐摩尼教,大宋朝武林總軍事,就連當今萬歲都高看一眼,這還不是弟兄們的楷模嘛?房老爺,您可能不知道,咱們民間都傳遍了。”

    老房聽他這麼一說,美的的北都找不著了。

    二寶子又接著說:“房老爺,你們不能這麼走,最起碼在我們這兒吃頓飯,我們聊表寸心。不然,我們跪著不起來!”

    老房看他們誠心實意,回頭看看南俠,南俠心裡也琢磨,這幫人看起來沒有惡意,另外,在老熊嶺轉悠大半天了,這肚子也餓了,不如隨他們去山寨,吃點東西喝點水。因此衝老房點了點頭。

    老房見南俠同意,和二寶子說:“看你們這麼一片志成,我們就上山去看看。”

    二寶子聞聽老房同意,高興的屁顛屁顛的。站起身來就和他後面的弟兄們說:“弟兄們,房老爺同意上山,你們快回山通知山上的弟兄們,殺雞宰羊,招待房老爺!”

    他喊完了,有幾個腿快的弟兄,跑山上送信去了。

    最高興的還是李笑笑,哪熱鬧她樂意往哪裡跑,這一聽去山寨,心裡樂開花了,緊攛掇:“咱們跟隨房大哥一起上山,表姐,你扶著我舅媽,別掉隊。”她像歡快的小燕子跑到了最前面:“我說這位寨主,多久能到你的山寨?”

    “姑娘,用不了一柱香,就能到。”

    “哦,那我得開開眼。看看你們這個山大王什麼樣。”

    白春後面過來了:“笑笑,當初房大哥的八寶疊雲峰可是一坐大山寨,銅幫鐵底,可是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呀!你想聽山大王的故事,得問房大哥。”

    “是嘛,以後得讓房大哥給咱們講講。”

    南俠把話接過來了:“咱們眾位,要說經歷最多的,恐怕就得數書安,交友最廣的,也得數書安,在民間傳揚最多的,還是書安。就連當今萬歲,和包相爺閒談,談到開封府眾校尉,也經常問到書安。”

    南俠這一誇,老房心裡吃了檳榔順氣丸了,每個汗毛孔都舒服。

    眾人跟隨二寶子上山,這個山寨地勢還挺險峻,盡是些彎彎曲曲的羊腸小路,有的地方還有觀敵臺,瞭望哨,烽火臺。眾人跟隨二寶子來到了山頂,山頂就是大寨,他這個大寨,都是四周圍都是柵欄,連個圍牆都沒有,院子裡有十多間草房,和一般的農家沒啥區別。提鼻子一聞,有燉肉的香味兒,這是先跑上來的小匪徒,通知了廚房提前忙活上了。

    二寶子吩咐:“趕緊拿出桌椅板凳,請各位老劍客歇歇腿兒。”

    大家就在院子裡就坐,小匪徒給沏茶倒水,二寶子說:“房老爺,各位前輩,你們先喝茶解解渴,一會兒飯就得了。”

    老房問:“二寶,你怎麼想起在這裡劫道了呢?又怎麼看上我們了?”

    二寶子臉一紅:“實不相瞞,我們雖然是落草為寇。但是想著不能禍害咱們大宋的百姓。這裡又是兩國邊界,我們就過了邊界,跑大夏地盤上作點案,尋思攢夠了本錢好回家。剛開始我們也不敢下山,平時就在山裡打點野味度日,另外搶普通老百姓,也沒意思。就尋思搶幾個有錢的商隊,反正他們有錢唄,搶點也沒事。這不,你們從山下過,巡山的弟兄就發現了,說山下來了十多個人,穿綢裹緞,是一幫有錢的主兒,我帶著弟兄們就下了山,這頭一次做買賣,就碰到了房老爺你們。”